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主要围绕“发愤立志”这副对联展开。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话交流对联,引导学生不离开文本,着手理解关键词,从而有效突破重、难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发愤立志”的深刻含义。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应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的情节、人物、思想做出反应”。为了让学生理解关键词句及文章丰富的内涵和意蕴,我通过设疑导入(出示对联后问学生是否认识),引出第一副对联,接着让学生根据对联的内容想象作这副对联的是个怎样的人,把自己的想象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学生充分地读文,了解苏东坡写对联时的心情。“后来,作者还是那么骄傲吗?”这样引导提问,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就知晓是老人善意的点拨,使苏东坡恍然大悟,不敢再骄傲了,马上改了那副对联。在总结课文时,我又问“从苏东坡改写对联这件事中,你感受到什么?”同学们不仅体会到苏东坡知错能改的好品行,而且领悟到他渊博的学识(只在每句前加两个字,意思就恰恰相反),还从中懂得了很多道理。有精心的预设,必有精彩的生成。这样预设教学环节,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