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经验”替代了过去的“学科知识”,已成为幼儿园课程的核心概念。相对于知识的理性、抽象、体系化、符号化等特征而言,经验是情理融合的、情境化的、难以用知识符号表达的。知识可以通过书本、被告知等方式获得,而经验只有通过自己做来获得。儿童的经验与成人的经验相比,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还是有一些值得强调的特征:

感官经验对儿童具有特殊的意义。感官既是智力大厦的基石,也是儿童的需要得以满足的通道。天上的云彩、地上的花草、白天黑夜、风雨雷电、河流、桥梁、道路、人群……莫不是视像、声音、气味、色彩、质感等要素的集合,它们经过儿童认知和情感方面的构建,形成丰富生动的世界。相对于成人视觉中心主义的特点而言,儿童的听觉、触觉、嗅觉、运动觉等都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儿童的经验是混沌的,未分化的。儿童在感知某个事物时,不像成人那样能清晰地意识到这是来自哪方面的感官信息,而是混沌地结合在一起的。如,雨声会让他们想起线条,花香会让他们“看见”颜色,月光会使他们“尝到”味道。这种未分化的特性也体现在他们的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之中,比如现实与想象对于他们而言是和谐的。

儿童经验的获得受儿童直接的需要和兴趣的影响。越是幼小的儿童,越容易受直接动机的支配。因此,某种事物和现象对于儿童与对于成人的意义很可能相去甚远。对于路边的积水,成人会将它看作障碍,儿童却会将它当作玩物,在飞溅的水花中得到快乐。儿童有着游戏的天性,有着建造和交流的本能,而不是一张白纸,一切依赖成人的给予。这些生而有之并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曰益丰富、复杂的需要应该成为课程的起点。

儿童的经验是在主动活动中获得的。“对儿童获取知识的方法,只需五分钟的不存偏见的观察,就足以推翻以下说法,即认为幼儿是被动接受有关颜色、声音和坚硬程度等孤立、现成的特性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儿童通过摸拿、伸手等活动对客观世界作出反应,看到儿童对感觉刺激作出运动反应。我们从中看到儿童学到的并不是孤立的特性,而是晤动指望对事物和人产生的变化。”叫儿童要想获得有意义的经验,必须通过“做”,通过亲身的体验、探究和交往。

“体验-探究-交往课程”的立足点是儿童的活动方式,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的基础是分析儿童的经验。例如,对于“桥”这样一个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较为常见的事物,儿童会有什么样的经验?他们想了解什么?哪些方面对他们来说有丰富的意义?我们的文化中又有哪些资源可以支撑他们经验的增长?对于课程与儿童经验的关系问题,我们有着这样的理解: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