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是“人们为了获取共同成果而发生的相互作用”。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将“交往”看作是幼儿主要的活动方式之一,凸显了课程实施情境中“交往”的特殊意义。

幼儿园课程实施情境中的“交往”是一种多向交往,是教师、幼儿、环境(空间、材料等)乃至家长、社区等多个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教师从教学活动的导人、发展,到最后的分享、评价都应突出幼儿在交往中的核心地位,以满足幼儿的交往需要,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一、交往的真实性

针对“虚假交往”现象的存在,本课程强调交往的真实性,而这取决于教师对于交往的态度和观念。

对于师幼交往的一方——幼儿,教师是将他们看作是知识传授的对象、照顾的对象甚或可爱的玩偶,还是把他们看作是有独特需要的个体,是鉴别“交往是否真实”的关键。如果是前者,教师将占据交往的主导地位,视幼儿为被动接受信息、接受指导的一方,这将造成“虚假交往”。如果是后者,教师将充分考虑幼儿在课程情境中的兴趣、需要和动机,从关怀幼儿的角度出发与幼儿交流与对话。

对于幼儿之间的交往,教师是仅仅追求表面的形式与热闹的气氛,还是帮助幼儿真正理解彼此,这也是判断“交往是否真实”的一个重要维度。前者虽然具备了交往的形式,但教师并不关心幼儿交往的内容和质量,未能帮助幼儿进行深入、有效的交往。而后者关注幼儿交往的内容,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大班主题活动“我的故事”中的“成长的纪念”活动,其导入部分为幼儿相互观看各自带来的纪念物。教师的意图是既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纪念物,又引导幼儿观察、探究同伴的纪念物。不料,大多数幼儿只关心自己的纪念物,或只邀请好朋友来观看。教师意识到其中存在的交往问题后,立即提示:“你还喜欢谁的纪念物?他的和你的一样吗?哪些是不一样的?你能把这些话讲给他听吗?”鼓励幼儿就彼此的纪念物展开谈话,由此激发幼儿开展更加丰富、深入的交流。

二、交往的渗透性

交往活动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成为其他活动的组成部分或与其他活动互相渗透。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将幼儿的体验、探究、交往活动作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关注这三种活动方式的有机融合,其中的交往活动更多地渗透在体验和探究中。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