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4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四步计算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学会正确计算。

2、通过学习,养成认真审题,规范书写,仔细计算的习惯。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小黑板出示)

先读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来。

120-144÷18+35 (58+37)÷(64-45)

1.学生口述运算顺序,教师用框线图表示顺序。

2.集体校对,说明注意点。

(二)新课教学

教学例1。

(1)把准备题①中的144改写成36×4的形式,引出例1,

120-36×4÷18+35

(2)问这道题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除法在一起,你认为应当怎样计算?

(3)全班同学统练,一生板演,集体校对,讲评。

2.教学例2。

(1)把准备题②中的45改写成9×5的形式,引出例2,

(58+37)÷(64一9×5)

(2)比较例2与准备题的异同,确定运算顺序。

(3)独立完成并自我评价,指名让一名学生向全班作汇报。

3.练习“试一试”。

(1)板书:1515-15×(94+54÷9)

(2)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并独立进行计算。

(3)用投影校对典型错例,归纳并作出鼓励性评价。

4.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三)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让全体学生做填空题。

(1)280-43×6+540÷36可以同时计算的是( )和( )

(2)120+(28×5-120)÷10第一步应该算( )。

(3)100-(80+480÷24)×8第二步应该算( )。

(4)317+104÷13×52一270最后一步应该算( )。

2、课本“练习”第1题,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请每位学生首先认真对4个小题进行审题。

(2)学生独立完成各题。

(3)全班集体校对,指出错误原因并订正。

3、课本第48页“练习”第2题;比较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1)设问:这三道题目的数字及运算符号有什么特征?(相同)

(2)设问:这三道题目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学生答:第一题无括号,第二、三题有1个、2个括号。

(3)设问:你仔细思考一下,括号起到了什么作用?

(4)追问:括号起作用后,运算结果是否不变?

(5)领悟:让全班学生讨论这三道题做完后领悟到了什么?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特别是再看例1、例2使我们明白,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我们应先看清楚,再想明白,然后做正确。

(五)作业:

《作业本》第39页(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