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样事物或一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定然有其存在的某种必然性与可行性。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以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其优点就是学习者能在老师的直接传授中最快捷地获取知识,吸呐前人经验。但由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学习内容大多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会导致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化,使学生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罐”。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发现学习,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合作、探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当代教育专家钱为永教授曾经以一组对比图形象地揭示这两种不同的学习过程(如下)

主宰   灌输   旨在

( 1)  教师————教材————学生————学会

(终点)  (容器)

主导   凭借   旨在

(2)  教师————学生————教材————会学

(主体)  (例子)

我们不难发现:1图中学生被视作“容器”,教的目的只是让学生“学会”;2图中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目的是让学生“会学”。

可见,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如何唤醒他们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是现代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但学习方式的改变并不是简单的否定与代替,而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一种扬弃、一种发展;更是变单一为多样的传统与现代的有效融合。

一:把握出发点——实际

首先,学习方式是比学习方法更为上位的东西,它相对稳定,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是学生学习时的心理倾向和风格。不同的学习者,知识基础和心理因素均不同,所适用的学习方式也会有差异。有的学生习惯于跟老师学;有的喜欢吃现成的;有的爱自个儿学;还有的愿意跟同伴一起研究……可见,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际”都不同。其次,从心理学角度看,接受和发现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同的知识体系所适用的学习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这就引发了一个关于“实际”的问题,即如何正确把握学生实际与教材实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