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师精心选择了多幅表现维纳斯的绘画作品给大班幼儿欣赏。活动中,教师问孩子:“你最喜欢哪一幅?”一名幼儿选择了《出水的阿弗罗底忒》(画面内容为维纳斯站在贝壳上)。教师问:“为什么?”幼儿回答:“这个上面有扇贝,我最喜欢吃扇贝了。”另一次,教师组织幼儿欣赏刘海粟的《鸳鸯》,有幼儿把画面上的涟漪说成是“小鸟放的屁”。幼儿的回答让教师无所适从。从理论上讲,幼儿有艺术潜能、审美能力,可在现实中,有些幼儿似乎更关注非审美的东西,常用自己的日常经验取代审美体验。如果遭遇类似情况,您认为教师应当如何处理?如何把艺术活动进行下去?

产生共鸣的三个关键

关键一:选择合适的内容

1.以抽象画欣赏为主。我较多地选择米罗等画家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让幼儿充分感受线条的奔放,体验色彩搭配的独特,大胆表述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内容。

2.围绕课程内容或热点问题。(1)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如开展“春天”主题活动时,幼儿可欣赏米罗的《昆虫的对话》、波提切利的《春》。在开展“秋天”主题活动时,幼儿可欣赏米勒的《拾穗》。在开展“鸡宝宝一家”主题活动时,幼儿可欣赏齐白石的水墨画《小鸡》等。幼儿积累了较为宽泛的主题活动经验,有助于理解作品。(2)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如,当年伊拉克战争牵动了无数热爱和平人们的心,幼儿此时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最为恰当,可以深刻地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战争无比残酷”的含义。又如,幼儿在母亲节前后欣赏《缠线》恰到好处,平和的画面中洋溢着深深的母子之情,情深意切。

关键二:倾听与接纳

1.广泛倾听。每个幼儿对于作品都有各自的理解,教师应广泛倾听他们的表述。如,在欣赏米罗的《哈里昆狂欢节》时,许多幼儿都说看到了热闹的舞会场景。只有一个幼儿说:“我看见旁边有扇窗户,外面有座小山,很冷清。”一语道破了作品传递的孤寂情绪。

2.愉快接纳。幼儿的想法总是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教师应愉快接纳幼儿的各种表述。在欣赏毕加索的《梦》时,一个孩子忽然说:“这个阿姨肚子里有小宝宝了,她摸着肚子靠在椅背上……”顿时全班哄堂大笑。我没有责怪她,而是引导大家想一想怀孕的阿姨为什么靠在椅背上,为什么摸肚子,她在想什么,说什么,等等,孩子们顿时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