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问父母、问外公外婆、问爷爷奶奶等形式了解父母生日,自己动手为他们准备一份生日礼物送给他们。(这是孩子最容易想到的,因为十七课里有这种形式。)

(2)用一周的时间观察,看看父母每天为这个家都做了些什么,在笔记本上作好记录,并写上自己的感受。(这项活动需要教师提出,并强制执行,因为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悟力以及我手写我心的能力。但如果不强求,学生觉得难办,制订计划时就可能会不选择。)

(3)用一周的时间,每天为这个家做一两件家务活,作好记录,请父母签意见。(学生能想到做家务,教师只需引导作记录、签意见就行。)

(4)收集尊敬、孝敬父母的名人名言和名人故事,在笔记本上作好记录。

(5)写一篇歌颂父母的作文,或者用诗歌、小品、歌曲等形式歌颂父母也可以。(这项要向学生说清楚,只要能表现父母辛苦持家、关爱孩子的内容都行。)

(6)如果有其他合适的、可行的形式也可以去做。(提出这项就是不能杀孩子的创新意识,只要他们想到的、行得通的都可以去做。还可以给学生指指路,比如给劳累的父母泡杯茶、捶捶背、唱唱歌,不调皮,不顶嘴,努力学习等。)

2.小组分工,制订活动计划。

时间

地点

内容

目标

制订计划时,各小组根据本组具体情况,对上面的内容形式进行取舍或添加,以体现学生自主活动的原则,但必须做到全员参与。而且教师在审核小组计划时,要求有些活动学生必须去做,因为这些孩子毕竟缺乏自觉性。

三、开展活动

学生按照小组活动计划开展活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一定能在课堂上开展,而是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活动情况的了解和对学生活动的督促、指导。小组长的自觉性相对较高,教师可要求小组长每天检查组员的活动情况,帮助教师督促活动的开展。教师要利用每周两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了解活动进程,提倡好的活动方法,表扬积极分子,解答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对难度较大的项目进行指导,帮助有困难和有惰性的学生树立信心,找准方法,共同完成活动。

四、汇报、展示

1.四周的活动结束之后,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组织下,汇报各自的活动情况,展示活动成果。教师指导学生按计划内容逐项汇报。

2.各小组合作,将本组活动成果利用吹塑纸制成展板。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