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本次录播课课中,执教了五年级的《走路的人》一课。回顾本课教学过程有以下感悟:

感悟罗丹的创造对艺术发展的贡献是本文的重点我课前搜集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图片和以罗丹为代表的现代雕塑作品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猜图中的雕塑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把作品与课文中对不同时期雕塑风格的描述联系起来,进而了解以米开朗琪罗为代表的雕塑风格和以罗丹为代表的现代雕塑风格,理解罗丹的创造对艺术发展的贡献。同时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语言,提高表达能力。学生并能较为准确地判断恰当地说出了“《摩西》这尊雕像栩栩如生,线条优美,连胡须,头发这些细节都很完整,所以我认为这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思想者》这个雕像虽然很完整,但他以粗糙不平的表面表现人物苦苦思索的状态”等等。达到了理解语言和表达训练的目的。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罗丹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的价值,学生抓住了文中意蕴丰富的句子解读,从而深入理解课文。课文题目《走路的人》,课文结尾“他就如同他的杰作《走路的人》一样,一直在走着,不停地走着。”我引导学生联系爱国诗人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和鲁迅的“世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体会立志探索创新的人都是“走路的人”。鼓励学生在学习上迎难而上,探索创新,做“走路的人”。

有效练习环节,我设计了“假如在1900年第五届巴黎世博会上,你是一名记者,请你来采访一下罗丹先生。模拟采访。同桌两人情景对话。”通过角色间的对话,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气氛达到了**,使学生对文本加深了理解。让大家用理解和接受的眼光看待新的艺术风格,赞扬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

不足之处:

1.课堂环节不够紧凑,有些点拨还不到位。对学生的胆怯没能微笑着去开导,欠佳的发言没有机智的引导。

2.缺乏激情,感情投入不足。教态不自然,呆板,拘谨,放不开。

3.教学语言准备不充分,致使讲课当中语言辞不达意,甚至有些语无伦次。 这些不足提醒我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思考的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