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网友们做了一番比较深入的交流后,我带着达成共识的担忧(习作1太难,因为学生平时缺少对自然现象观察)走进了课堂,开始了和自然现象的“尴尬约会”。

学生对范文——《二八月,看巧云》写作方法的认识大致如课前预设一般,没有节外生枝的措手不及,也没有意外生成的欢天喜地。等到交流双休日观察记录时,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降了温,鲜有小手举起,这让我体会到“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意境”了。应该说,这也不是完全在我意料之外,毕竟这个班我教了三年,对学生的诸多特性已是了如指掌,所以,我“冷静”地请了举手的同学讲了讲。到底是写作功底好的孩子,虽是观察记录,但已然形成了习作的初稿。随后,我让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以期在广泛的交流中互相启发、借鉴,弥补缺少观察的“先天不足”。

第二课时是完成习作草稿,似乎不是很难,半个小时左右,不少学生已经完成,我走上前去,看了几篇,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模仿范文的痕迹很重。不用说,观察不到位啊!快下课时,我说,草稿暂时不收,再利用课间时间对自己写的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于是,课间的教室前后,多了许多手捧本子的学生,他们时而仰头观天,时而张目四望,时而静立不动,似乎在感受着什么,还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这是本次习作中我感觉最美的一道风景,也许,我就应该将这次习作带到课外去上!

批改完学生草稿,感到有几个现象值得玩味:一是,对课上所讲的写作方法学生虽能“说得”,但是“做不得”,这得“一分为二”来看待,有的是不囿于范文,结合自己观察的实际情况,尽管不一一体现,可显然是内化吸收了,应该说这是不错的;有的是根本没有内化这些方法,画虎不成反成犬。二是,一篇文章精彩之处往往是学生铅笔修改的地方,而这铅笔字是课后观察时的“临摹”之作啊!三是,一些“佳作”给我似曾相识的感觉,虽不敢肯定是抄袭之作,但“作文选”那特殊的文风久久萦绕在我心头。

教学完习作1,我再次坚定了自己对写作和作文教学已有的一些想法,如:好文章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反复历练中悄然达成的;所谓的写作技巧不是技术层面的“解题公式”,而是作者万千情思付诸文字后的附属产品;习作的“神来之笔”不是虚无飘渺的空中楼阁,而是丰富生活积淀的“瞬间喷发”。而对于作文教学而言,技术层面的传授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要注意精讲多写,二要修炼“踏雪无痕”的修改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