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些小学入学考试,使得原本对幼儿“高期望化”“唯知化”的家长,更增添了希望幼儿园多教一些知识的要求,从而给幼儿园的教育带来无形的压力。其方式极不利于幼儿健康和发展。其实成人对幼儿着意启迪的思维能力,对幼儿日后的学习和一生的成长更能起着长期的积极的效应。因此,教师不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幼儿对知识的获得上,更不能满足于幼儿对一些“概念”“名词”“术语”的记忆,而应该从方法上、途径上去积极探索有效的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环境——是帮助幼儿获得丰富表象的重要途径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使得数学教育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为有利与独特。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的论断,是对数学在发展思维中的重要作用最为形象而又概括的说明。由于实践活动是思维的基础,因而建立一个数学学习的外部环境让幼儿去操作、去探索、去体验,从而积累有关的表象,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著名的法国数学教育家佐尔坦·迪恩尼斯认为:应该设置一个数学学习的环境。为了帮助儿童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要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使用不同媒介,和尽可能多的变量打交道,使他们获得有关这个概念的丰富经验,从而抽象出这个概念的结构。

一般说来,幼儿学习数学的环境有两类:一是幼儿生活在其中的客观现实的大环境,二是为达到一定教育目标而设置的专门学习数学的环境。教师应该合理地综合运用这两类环境来为幼儿数学教育服务。

儿童是生活在社会和物质的世界中,周围环境中的形形色色物体均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有一定的形状,大小也各不相同,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因此,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要和数学打交道,积累着有关数、形、时、空的表象。如在搭积木的游戏活动中,就涉及到辨认形体、空间、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散步时观察各种物体的空间距离、形状、大小、高矮等。日常生活这个大环境是我们数学教育取之不尽的源泉,但是这个大环境中的数学影响具有自发的、偶然的性质,虽然它的信息量很大,但是幼儿所得到的经验是零散的,完全依靠它来进行教育是有限的。成人一方面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这一途径,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数学的简单知识,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创设适当的数学环境帮助幼儿系统地建构数学知识,加强思维的训练。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