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人都听说国外的学生压力小,这个压力小主要体现在课时少、作业少、竞争不那么激烈,考试压力小等方面。在西方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到深夜,或者补课,参加课外辅导提高班等,绝对不是一个普遍现象。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今年上初三,每次拜访他的时候都没见过他学习,听朋友说,孩子回家前基本上把作业都写完了。业余时间,孩子学钢琴,曲棍球和舞台剧表演。我总是能从那个活泼爱笑多才多艺的小绅士的身上看到希望。这跟我回国后看到学校的学生感觉很不同。我没有具体算过西方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在学习上平均花多少时间,但一定远远少于国内学生学习的时间。可是,真正比起社会适应能力、个人素质和快乐程度等,我们却远远落后。

我有个已经获得加拿大国籍的朋友,她外甥曾与深圳高考状元相差几分,目前在读大三的他却说,选择专业前,他迷茫,快毕业了他仍迷茫,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兴趣在哪个领域,除了从小到大,每门学科都拔尖以外,什么特长也没有。你说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才么?需要!可我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更希望孩子能得到全面发展,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能有他们自己的爱好,能让他们的天分得到发挥。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们都太了解,应试教育下的三好学生也许可以是敲门砖,但并不是让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的法宝。

大学:

公司里有几个留英的同事,其中一位告诉了我一个故事。大一第一堂人力资源的课上,老师无意问起了谁打过工(这里包括兼职工作和志愿者工作),一个坐100多人的课堂上,50%以上的人都举起了手,那个时候他们才18岁。国外高中的压力远远小于国内3年苦涩艰辛的学习生涯,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培养自己的爱好,或者参与社会实践。大学期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有兼职工作,几乎每个学校的学生会都很活跃,有各种各样的组织供学生选择,学校还有 careercenter,称之为职业中心,为学生提供在读和毕业后的就业辅导和各种工作机会。相比较,国外的教育理念和硬软件设施培养出了更高素质的毕业生们。在国外,读研究生的本地学生非常少,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通过更高的学历来找到很好的工作,(当然也有学生继续钻研深造的例子,这些人完全是出于兴趣,将来出成绩的比率就很大),所以读研究生的大部分都是外国学生,中国学生居多,尤其是商科这样的热门专业,一个班上80%以上都是国际学生,中国学生占其中的80%都不足为奇。

国外对在选择大学专业上没有制约,而国内学生可能会因为高考成绩不佳而不得不选择根本没兴趣的专业,这一读就是4年,毕业了后还不一定在这个领域工作,那这4年岂不是荒废?虽然4年也会给你带来收获,但机会成本你到可以好好算算。我想,所有这些,只有亲身体会过国外教育的人才会有深刻的体会。

另外,国外没有户口制度,而在国内不知有多少学生取得了优秀的高考成绩,却因为户口问题上不了梦想的大学。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高中毕业后就出国了,有人说是逃避高考,有人说失去了高考的锤炼,但是您可以仔细算算机会成本,是国内高考的锤炼带给你的收获大还是尽早接受西方教育带给你的收获大呢?

我近期的博文引来不少争议,对于国内国外的教育认可各说不一。其实凡事都有利弊两面,从整体层面分析,从长远考虑,在充分了解国内外教育的基础上,我倒是更认可国外的教育,但这并无意完全否定国内教育的好处。其实,教育体系跟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体制息息相关。这也许可以理解,但无法一时改变,于是不得不去接受,于是不完善的教育体系无形中扭曲着太多人才的命运。前天听新闻说,一学校为了提高升学质量,全校统一进行代考的事件遭到社会谴责。在这样竞争剧烈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类似的事情不足为奇,不过,除了谴责,也许更需要反思的是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源。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