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真不让我省心!”“唉,孩子就这性格,没办法。”这是很多妈妈最常说的两句话。职场妈妈在为工作操心的同时,还要为孩子的事费神。当孩子的性格出现了问题,是不是就“没办法”了呢?告诉你,只要抓住问题关键,上班妈妈很快就能矫正孩子不良个性。

让孩子摆脱抑郁,好孩子的妈妈最好当

从表面上看他可能有着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品德,看上去也是斯文儒雅的,可说不定这就是一个有抑郁症的孩子。由于中国妈妈对于精神健康的重视不足,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的精神世界就成了其教育中的盲点,致使会对孩子精神的不良状况视而不见。在面对孩子由于抑郁而产生的一些表现时,有的妈妈会报怨孩子是窝囊废;有的妈妈会抱怨孩子是不知上进;有的妈妈会抱怨孩子说待人没热情……这些抱怨看似是对的,也会一下子击中问题的根源。但职场妈妈忽略了一个问题:孩子是病态的,因此抱怨是没用的。特别是对于精神上有障碍的人,抱怨往往会加重他的病情。如果把孩子的病当做是孩子的过错来处理,那么就会加重孩子的郁闷感,这就不是对孩子教育,而是在对孩子进行摧残。因此,对孩子的抑郁,我们要把它当做是一种“病”来治疗,这种“病”更多的是要引导孩子放弃心里那些引起抑郁的根深蒂固的理念,慢慢地让孩子接受新的观点,有必要时还要服用一些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孩子抑郁的种种表现,都来源于“抑郁情绪”,这种情绪形成的原因往往各有不同,有的是长期受不良情绪的影响;有的是他对一些事情的理解存在着偏差,当这些偏差经过长时间的强化以后,在他脑海里根深蒂固地保留了下来;还有的是自己生活的环境、情感上突然有很大的起伏,这种突然的刺激一下子推翻了孩子对世界原有的认知,这样他就会走向抑郁的泥潭。

王小清是一个16岁的少年,他以优异成绩考进了省级重点高中。但高中生活还不到一个月,他却反复对母亲说自己“不想上学”;孩子有时还有头疼、胸闷、厌食等不适应症状;他常在家发脾气,还用毛笔写大大的“烦”字,扔得满屋都是。他的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一年只回来两三次,和他一起生活的母亲不知所措,有的人还以为孩子是中了邪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