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P8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并会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2. 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数学问题的探究过程,体会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纸条、尺子、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一定有很多好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小明。他正从家里出发赶往学校。请问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线?哪一条最近?(课件演示情境图)

为什么中间这条路最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板书课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一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指出: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提问:那是不是随意三条线段都一定能围成三角形?不一定,(强调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在这里,老师给每一组都准备了长短不一的小棒,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从中选择三根小棒摆三角形(小棒的长度:4厘米、7厘米、11厘米、13厘米、16厘米)

课件出示要求:

1、任意选择三根小棒 ,动手操作,看能否围成三角形

2、同桌合作,一人操作,一人填写表格,做好记录

三根小棒的长度(单位:厘米)

能否围成三角形

第一根

第二根

第三根

我的发现:

3、至少选择4组进行实验

看哪个组完成的又快又对,并把你们的发现写在纸上。(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参与其中)

共同分析:

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有几组: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两边之和等于或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能围成三角形的有:

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提问:只有一组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此时,启发学生应是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强调任意)

三、练习:

1、你能用下面的小棒摆成三角形吗?

3cm、4cm、5cm

2、在能围成三角形的一组线段后面打√,不能围成的打×。

3cm ,8cm, 5cm ( )

6cm ,4cm, 3cm ( )

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做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判断三条边能围成三角形的捷径)。

归纳:只要较短的两条线段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否则,就不能围成三角形。

四、强化运用,加深理解

1、完成书本86页第五题。

2、判断以下几组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能的打“√”,不能的打“×”

3 cm 4 cm 5 cm ( )

3 cm 3 cm 3 cm ( )

2 cm 2 cm 6 cm ( )

3 cm 3 cm 5 cm ( )

3、(重回主题图)问:小明家、商店、学校所组成的这个图形中,从小明家去学校,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回答。

4、小明想要给他的小狗做一个房子,房顶的框架是三角形的,其中一根木条是3分米,另一根是5分米,那么第三根木条可以是多少分米呢?(取整分米数)(课件出示)

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