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性格习惯的早期培养

思想家陶行知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可见,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性格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期形成习惯意义重大,儿童良好的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运兴衰。所以我们说,百年树木德育为先。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习惯包括:意志坚强,讲究卫生、举止文明、尊老爱幼、生活自理、诚实乐观、自强不息、与人为善、尊重宽容、勤于思考等等。家庭是儿童最初的教育场所,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开展的一项系统工程,从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开始,从老师用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开始。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父母及家中的长辈对孩子可谓是操碎了心,尽足了力,对孩子的生活照顾的是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结果,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懒惰、不体凉别人的坏习惯。他们吃不得一点苦,受不了一点挫折,我们的孩子如此娇惯,不堪重负,给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了个醒。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悲衰。殊不知,就在我们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优越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时,日本及韩国等的一些国家却想办法花钱为他们的孩子寻找艰苦的环境,锻炼他们孩子的意志,培养孩子的吃苦及探索精神。这是多大的反差呀。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孩子在现在这个竞争的社会,能有多大的竞争力?

家庭是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首属群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及其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其它群体无法替代的。儿童良好的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和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和顺利完成社会化的过程,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呢?幼儿园又如何与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幼儿呢?

身正为范,言传身教。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就逐渐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家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孩子学习的直接范例,家长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如排队、让座、不随地吐痰等到细节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一定首先不做。在幼儿园里也是这样,老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幼儿的表率,老师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用英雄人物坚强勇敢的事迹来教育孩子。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