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和小花》探索性主题活动案例

4月18日至5月13日,是我们康康班主题活动开展阶段,这段探索性主题活动的开展是在一定的理念影响下确定构建的,我们教师不机械主观的勾画春天树木.花草气候的知识网络,而是让幼儿带着自己的情感态度,已有经验认知习惯进入学习情境,和幼儿一起结识树朋友,花朋友,幼儿在情感愿望的驱动下,用各种形式积极探索,进入一个自然交融,真实生动的情境中,获得发展..

在这个主题实践的层面上,出现了很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案例,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探索性主题活动应如何更好的发展,让我获得了自我反思,评价的空间,让我重新认识了幼儿,重新思考了幼儿园课程,重新思考了教师的教育技能.,有了一定的体验结晶.

实录一:18日教学活动中,我带着幼儿来到一楼草坪上找找自己喜欢的树朋友,小朋友很快找好了,并进行初步的观察,抱抱树,摸摸树,闻闻树,宸宸和牛舸都争着让我去看他们的树朋友:周老师,我的树朋友最大最粗了,我喜欢大树朋友,而且上面还有很多枝桠……又有一个细细的声音从我耳边响起:周老师,去看我的树朋友吧,原来是吟吟,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簇草花,她说:周老师我最喜欢这些”树”了,很香,花瓣是4瓣的,黄黄的,真美,还有芽苞苞,还有那边的”树”朋友,叶子还是”扇子”形的呢….

思考:活动中,我突然发现了很有特点的规律,女孩子找的”树”朋友,基本上都是花,混淆了”树”的概念,而男孩选择的都是粗粗壮壮的大树,观察树的特征也不一样,女孩喜欢芽苞苞,花朵花叶,观察的很入微,喜欢外观漂亮的,也愿意思考.而男孩喜欢观察树干,整个树冠,喜欢触摸,动手欲望强烈,更喜欢自己寻求答案,可见,在活动中男孩女孩表现有很大不同.而这些不同和他们的性别差异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应正视这种差异,在活动中放开幼儿的手脚,并根据不同的性别特点给予不同的鼓励和指导,使他们的学习能力优势发挥到极至,进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根据男孩女孩的身心特点提供有效的教育策略?

实录二:在找树朋友的分散活动中,让孩子自主对树说说悄悄话,给树浇浇水…宸宸却对树旁边的沙坑产生的兴趣,对找树朋友提不起兴趣,一个人呆在沙坑,说什么也不肯过来,我走过去问他在干什么?他说:”老师,沙漠上能不能种树啊,?””沙子真好玩,踩上去有脚印,象海滩上的沙滩.”

思考:在户外找树朋友,教师给幼儿提供的学习环境相对开放自由宽松,使幼儿的心灵世界开放了,使他们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对外界的感受也丰富起来,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联想.同时他们的观察行为,也因开放分散的活动形式,注意力容易受干扰的年龄特征所致,偏离了教师课程预设的观察目标.从中也可以看出,当幼儿有了足够开放的探索环境,他们会产生奇思妙想,突发联想,从”找树朋友”想到“能不能在沙漠上种树”想到海边的沙滩.想象跨度很大,又很大胆,是活动中出现的意外行为,在现在”过程模式”很鲜明的主题活动中,这种”意外”行为,偏离了老师目标的现象很普遍,让老师很难把握.传统的方法是:强行把幼儿的思维朝教师设定目标上靠,不顾幼儿的兴趣.但是这样做对幼儿突然出现的”智慧火花”是否会扼杀,是否会让他们的学习活动变得索然无味?

所以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当

幼儿在自主活动中产生新的需求时,这些需求对生成活动具有探索价值,对推动主题还有积极作用,教师是否可以考虑调整教学内容和目标?当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只停留在表层的观察,没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怎样引导?怎样用教育技吸引孩子回归到主题,进行深入探索?

建议尝试的活动:假如个别幼儿想出的内容不适宜在全班推广,而该幼儿的兴趣又很强,这时,教师可以让该幼儿进行个别探索,加入个别幼儿生成的内容有探索价值,那么可以将活动成为全班探索的新内容.

[粘贴全班幼儿在找树朋友的照片]

实录三:我对宸宸想出的在沙漠上种树很有兴趣,觉得对主题的推动和深入很有好处,于是我请孩子们回去和父母共同查阅资料,通过上网等各种途径了解:沙漠上可以种树吗?在那里种树容易吗?为什么要在沙漠上种树?植树造林有什么用途?

思考:教师在这里善于抓住幼儿的好奇点,觉得有探索的价值,于是立即让个别幼儿的即时兴趣与全班幼儿的长远目标建立起联系,至于教师对幼儿不时产生的问题,判断是否有价值,很大的依据是教师对主题活动长远目标的把握,把即时目标与长远目标有机联系.从”在沙漠上种树引发到植树造林的用途是一个较好的探索内容,不仅可以延续推动主题内容,而且对发展幼儿探索问题的能力有帮助.

实录四:19日周二日常活动,我请孩子们讲讲和父母共同查找的资料内容,可是很多孩子都很消极,金文萱带头说:周老师,爸妈没时间给我找资料,我不知道怎么讲.吴奕伟却不同,他自信的举起手里的资料,:”老师我知道,妈妈和我一起找了很多,我来讲…..”吴奕伟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的特别踊跃出色,他妈妈听说她的参与会给吴奕伟带来那么大的意义,也很感动.

[粘贴吴奕伟查找的资料]

思考:如何让家长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走进幼儿园的课程?教师和幼儿共同追求过程的活动家长能接受参与吗?所以不断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关注幼儿教育是家长时刻要做的,幼儿教育原本就离不开社会和家庭两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活动实施中,教师一方面在实践中改变着自己教育观念,努力使自己更了解关注孩子,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如:亲子活动,家教辅导,家长会,使家长与教师达成共识,实现家园共育,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帮助找寻有关主题活动的资料,来园参与幼儿活动,对幼儿进行集体活动个别活动的知道.这样家长不仅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也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幼儿教育功能,对孩子具有重大意义,从实录里,吴奕伟的主动参与足以说明这一点,让幼儿与家长的距离更近,情感上得到收获,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得到好的学习体验,体验活动的价值意义.而金文萱的表现体验却截然相反.

建议可开展的活动:邀请家长一同参与主题活动,并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集体活动或游戏.用废旧纸盒制作小信箱,以便和家长交流,教师里开辟”悄悄话”一角,邀请父母一起说说话.

实录五:20日周三,在嫩芽长出来的音乐活动中,幼儿非常踊跃,都纷纷模仿嫩芽初绽,生成新叶的情状,并能结合感受和想象,用肢体动作大胆的表现,妞妞创造出来的动作非常大胆,身体扭动跨度很大,惟妙惟肖,她一边扭一边和我说:周老师,你要是把我芽苞苞一点点长大的样子拍下来就好了….我告诉她:好啊,但是过一会你也可以把芽苞苞长大的样子想

出来,并描下来啊….

实录六:21日周四区角活动,我发现妞妞在角落里画芽苞苞成长图,虽然不是很正确,但是很形象,画玩之后,妞妞还给芽苞苞成长图排序,其它孩子也在各得其乐,制作大树和小花,但是表现出来的方式却很单一不是剪就是画,没有人用毛线,废旧纸盒……我有些着急,于是和郑老师一起加入活动中,给圆柱形的薯片罐缠上棕色毛线,当树干,把一次性盘子当树冠,粘贴在一起,郑老师顺手拿起桌子上的树枝,进行树枝画,效果非常好,孩子们在教师的带动下,制作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了.

[粘贴芽苞苞生长图和美术区幼儿作品]

思考: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都是开展幼儿学习的有效形式,只是根据幼儿不同的学习需要,而采用不同的学习形式,在主题活动中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成为区域活动深入学习的内容,如妞妞从身体模范芽苞苞生长到芽苞苞生长图排序,就是一个较好的例子,学习形态都是主动自发的,反之在区域活动出现的兴趣点,教师也可以及时生成有价值的主题活动,,满足幼儿深入探索问题的需要.

实录六中区域活动发现幼儿和材料互动不起来,教师应该怎么办?实录中幼儿就是喜欢重复做过已做过的简单的剪画活动,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不愿意,也不敢大胆运用材料进行创作,教师就要观察分析幼儿探索活动所处的环境或者材料投放种类数量位置是否恰当,如果使幼儿未与投放材料建立联系,教师应进行暗示引导,拓展幼儿思维.

实录七:4月25日,为了活动需要,我请孩子们收集花瓣,玲玲干脆去花店买了花拿来,我不忍心把花瓣摘下来,于是将花插在植物角的空鱼缸里,一阵风吹来,花瓣落在鱼缸里飘着,煞是好看,我忽然想起今天的教学活动就有,于是我就干脆请孩子们讨论:水里飘着的花瓣象什么?孩子们一下子炸开了锅”象小船””象羽毛””象树叶”…….我观察着他们讨论时的情况,并仔细倾听了他们的语言描述情况.

思考:集体互动式的讨论,能让幼儿互相学习彼此的语言,激活思维,更好的为活动开展做准备,教师在巧合中发现花瓣落在水里的情形,马上接受信息,联想到今天的语言活动,为了给孩子做好充足的学清准备,有个深刻的形象记忆.教师观察幼儿讨论,了解孩子语言发展的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教学过程,采取应有的教学方法来配合幼儿学习需要还是很可取的.

实录八:4月26日郑老师请孩子们制作仿真鲜花时,把五颜六色的花瓣贴在各种花形的卡纸上,效果很好,有的孩子把花的形状建成鱼形,做成风车形再进行粘贴,很独特.玲玲,瑶瑶牛舸佳佳琦琦这些孩子自觉的合作,形成小组,把仿真鲜花拼在一起,拼成了一朵很美丽的花.

[粘贴照片]

思考:这些孩子在活动中,主动和同伴互动,把独立个体的经验相互交融,从而不断形成新经验,这是一种共同构建的合作过程,其中合作对象组合尤为关键,因为它直接影响共同构建质量,这里组合的幼儿能力都比较强,是强强组合,自我意识强烈,都认为自己很棒,所以敢于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并组合,心理上较有优越感.需要进一步提出的是:强强组合都认为自己很棒,希望别人听从自己的安排,会不会影响小组继续合作?如何让幼儿之间不同的合作发挥最佳效应?

实录九:4月28日,郑老师请孩子们制作花汁手绢,可能花汁太干的原因,颜色挤出来很淡,所以制作出来效果不理想,但是

教学过程却很愉快,孩子们都乐意参与活动,唯独宸宸觉得制作效果不明显,看不到显形的效果,觉得很无聊,干脆就把花瓣都撒在地上,还不时的影响别人制作,搞破坏.

思考:幼儿的破坏行为说明了什么?当幼儿出现破坏性行为,应该怎样应对?是不是可能由于幼儿较长时间制作不成功,其行为已停留在无意义的反复摆弄上,已失去了进一步制作的兴趣和信心,所以才搞破坏,制作乐趣,所以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给孩子提供适当帮助,或和孩子共同想办法,使印染效果更明显:如添点颜料等,同时宸宸本身的兴趣持久力较其他孩子弱,他需要不断的刺激来激发兴趣,维持兴趣,所以要满足这些孩子的需求,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些在主题活动中出现的案例,都是一事一议,都是在主题活动开展中很容易出现的,对教师在开展探索性主题活动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一一说明小结,如在实录六和实录七就要求教师明确主题目标,运用多种形式灵活开展活动,具体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要求教师具备观察分析解读幼儿行为能力,具备提升整合幼儿经验能力,具备创设环境,材料对幼儿发展提出挑战的能力,具备调整预设计划回应幼儿生成活动能力,具备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能力等等.对活动的认识,活动的目标材料环境,活动的展开.组织形式,教师的作用,活动中的管理合评价,都要有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让教育实践更有生命力,让幼儿发展得到保证.

康康班周玲建

20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