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一年级下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讲了两个孩子在雨天帮助同学的故事,从而赞扬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总的感觉苗校长教态极其亲切,声音温婉动听,使学生不自觉地就能集中注意力。整节课师生有很好的互动,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回答也很出色,特别有两点使本人受益匪浅:

一、注重了朗读能力的培养。

例1、奶奶摸着小玲的衣服,奇怪地问:“小玲,你怎么没淋湿呢?”

教学片段:

(1)自读这句话,联系第一段的内容考虑:奶奶为什么会奇怪地问?

(2)联系上下文理解“奇怪”的意思。

(3)指导朗读。要读出奶奶问话的奇怪的语气。

例2、奶奶笑着说:“她真是个好孩子。”

教学片断:

(1)试读这句话,思考:她指的是谁?为什么说她是个好孩子?奶奶是怎样说这句话的?

(2)朗读指导。要读出奶奶赞扬的语调。

再如: 3、他的衣服全湿了,头上的水珠直往下掉。

4、奶奶心疼地问:“你带了伞,怎么还淋成这样子?”

5、奶奶一边给京京擦头发上的雨水,一边说:“你也是个好孩子。”

这几句话的训练苗校长也注意抓住了重点词语“全”“直”“心疼”“也”让学生反复体会句子的意思,强化说的训练,加强朗读指导,使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生动性、形象性,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

二、注重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深入感悟了课文内容后,老师设计了一个拓展题:你认为什么样的孩子也是好孩子?经过短时间的思考,教室里一只只小手林立。

生:聪明的孩子。

生:关心别人的孩子。

生:捡东西的孩子。

生:乐于助人的孩子,有爱心的孩子,很热心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师:噢,你来个大总结。真不错!其实,好孩子的面是很广的,老师提示一下: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上……思路要打开,不能老想着这一课的内容。

生:听家人的话,不在大街上乱跑的孩子是好孩子。

生:在家里尊重长辈的孩子是好孩子。

生:在学校认真学习的孩子是好孩子。

生:见到别人主动问好的孩子也是好孩子。

……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思路很容易被限制,或者跟着别人走,不自觉地犯“人云亦云”的错误,正当孩子们都围绕着课本兜圈子的时候,老师及时提醒引导大家:好孩子的身影随处可见呀,在学校、在家里、在大街上……经老师点拨,孩子们思路大开,畅所欲言。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既让课堂扩展到家庭生活中,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又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展现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同时也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使学生体验到该如何做个好孩子,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