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全社会都在积极提倡公平与正义、和谐与发展。面对地区差异,贫富差距的悬殊,教育公平问题也逐渐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大障碍。很多理论工作者在极力倡导地区教育资源的公平,教育起点、过程、结果的公平等,但是目前还显得不是很现实。这也就造成了教育公平提了很多年,但还是觉得有些空洞与遥远的原因。然而从微观层面研究,对于一个幼儿园内部,真正体现教育公平确实是简单可行的,也是短期就效果明显的。

一、幼儿教师教育公平观及其重要性

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是对教育活动中人际间利益关系的反映、度量和评价【1】。教育公平,作为一种对现实教育公平问题的评价和规范,是一种抽象的价值存在,人们须对教育公平本身再提出自己的判断原则,才能进一步说清教育公平与否。本研究对于幼儿教师的教育公平观念理解是指,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组织的活动中,对教育资源分配的理解和评价,具体来说包括,对幼儿的关注机会、尊重程度、材料的使用、幼儿个性差异的理解、评价标准等。

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时较少地关注“我的孩子比起全国其他地区的孩子,在这个幼儿园学习是否是公平的条件下入园”等这种宏观的比较。相反,在一个幼儿园内部,特别是课堂教学、生活教育、孩子身心关注等教师的公平观念和行为给予极大的关注。现在很多不良的社会风气,如给教师送礼等,正是根源于教师、家长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的误区。一般家长都会很希望教师给予自己孩子更多鼓励性的关注,而实现中教师理解的教育公平观念又不完全同于自己的实践,往往认为要公平就是给每个孩子等同的机会,现实做不到,所以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观念的偏差→行为的偏差→笼统排斥教育公平的理念。故此,客观分析教师的公平观念误区,分析其原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的公平观念得到科学的实施,那么他们与幼儿的合作、与家长的合作乃至个人的工作评价都会自然地获得成功。

二、常见教师教育公平观念的误区

⒈ 育公平就是给予孩子同等的关注。

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注意教育中的机会均等。而习惯上很多人认为,既然机会均等,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要给每个孩子发言的机会,给予孩子等同的表现机会,同时要关注一个班级内的所有孩子的表现。“我提出问题,有些孩子根本不愿回答、不会回答,我又有什么办法”等各种教师抱怨的问题。但是我们从课堂空间、课堂时间、课堂交往、课堂心理因素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鲍传友,2002(10);李润洲,2002(4)]从课堂空间看,前面和后面的孩子是否给予近似的目光和行为关注。从时间上看,课堂时间表面上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相同的,但是相同的时间对每个学生成长的实际意义却是不同的,倘若课堂教学使个体学生处于“零时间”或“负时间”的状态,那么这种情形对学生来说则是不公平的。【2】从课堂交往看,在师生互动中,有些教师有意地对学生实施一种差异性交往,这种差异性不光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同教师与学生群体互动的比例差异上,而且更多地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的对象差异上。从课堂心理因素看,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和规范着学生的学习行为,而教师心理活动中的动机和看法又左右着他的行为表现。同时教师的的非言语行为也会影响课堂的教育效果,如眼神、手势、身体姿态等。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