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在日本、美国和中国的数千名学生中,做了“你最尊敬的人”的专题问卷调查,结果是:日本学生的答案,第一位是父亲,第二位是母亲;美国学生的答案,第一位是父亲,第二位是球星,第三位是母亲;而中国学生的答案,出乎意外,母亲被排到第11位,父亲还要往后靠。恰似天方夜潭,令人费解。

俗话说,投桃报李,说对儿女的爱,中国父母堪称世界第一〔1从孩子哇哇坠地,到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甚至连参加工作、结婚、生男育女……全“承包”了,可谓倾注了全部的爱。为什么如此事与愿违,不为儿女所尊敬?

〔解惑}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中国父母之所以不为儿女所尊敬,是因为中国父母剥夺了儿女的独立。

在美国,婴儿一出世就单独睡眠。孩子会捧奶瓶了,母亲就让他自己捧奶瓶吃奶。吃完奶,把孩子放在大便椅上让他自己大便,把椅子抽屉里的粪便处理后,给孩子洗澡,之后让孩子在有围栏的床上自己玩。孩子学步,全靠自己,扶着学步车走。长大后,一切自我服务,还得帮忙家务。7岁的孩子,放学后到附近街区挨户发广告函件挣钱;13岁女孩包揽全家衣服洗涤,按社会价格收费;18岁以后,完全独立。

日本家教的特色,是“友爱和互助”,培养孩子成为“现代人”,十分重视子女的人际交往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极其关心孩子的感情生活,从家庭做起,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的人。这种家教,就着眼于孩子的独立性的培养方面,与美国家教可以说是异途同归;但其内容,则比美国更丰富,而且更富有人情味。

再看我国家教,尽管家长们想法不一,但基本上是属于培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小姐式的封建主义模式。孩子一生下来,就在母亲的怀抱里长大。到了能蹦能跳,上公园还要骑在父亲的肩上;7岁上小学,尽管只有几条街,往返都得父母接送。据天津市妇联对1184名7-14岁孩子家长的调查,发现有 47%的家长不愿让孩子参加任何劳动。北京某小学一个低年级班32人,20人不会自己穿衣服,10人由父母给洗脸洗脚。

如果孩子在父母的过分宠爱与庇护下生活,不承担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势必形成“心中只有自己”的观念,想到的是他人对自己的关照,对他人的辛劳无动于衷。在这样的心理支配下,走上社会能不产生这样那样的困难与挫折吗?

可见,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对孩子的独立性的培养,以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为课本,锤炼他们的独立能力,以期长大后自立于社会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