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在《品德与社会》的学科教学中,我遵循这一原则,充分发挥教材的能动性,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学生生活中寻找课程的有效资源,尝试建立融合、开放的课程模式,使我对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从现状出发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为找不到好的教学资源而苦恼,却往往忽视了怎样有效地开发近在眼前的学生这一教学资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导向,关注学生的现状是开发课程资源的基本视点。

第十册《拥有好心情》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烦恼人人都有,烦恼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能够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尝试分析、思考造成烦恼的主客观原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有些烦恼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自己无法回避。面对这样的烦恼,应该在接受现实的同时,面对现实,并寻求排解的方法。有些烦恼则是“自寻烦恼”,如果改变一下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心理状态就可以缓解情绪,解决困惑。

有见及此,在教学第十册《拥有好心情》一课时,为了更好地从学生现状出发,掌握第一手资料,课前,我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个全面的调查,搜集数据,作为展开讨论的基点。调查结果分析让我了解到学生的烦恼来自父母的唠叨的的占了32%,来自学习困难的占了22%。于是,在充分掌握了学生存在的烦恼问题后,我就利用我所掌握的分析数据设计我的德育活动,有针对地调整我的教学,真正体现到学生实际中去,解决学生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这些例子都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学生觉得更有解决问题的需要,能更好地体会到生活中烦恼处处在的现象,体会到排解烦恼的重要性,这往往比老师的说教更为深刻,更能打动学生的情感。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