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生对课本语言文字的体会,触发其生活体验,在体验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能巧设情景让文字化为生动的情景让每个孩子进入文本的情景之中,将会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更能与文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下面就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精品课的研发过程中巧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角色转换,触发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动情。小学语文教材,课文或赞颂祖国大好河山,或托物喻人。但是这些课文与现实生活年代相隔久远。因而学生在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时,很难把握作品的意境。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中所描述的境界中去,使之与文中的“我们”产生共鸣,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具体情景中把自己的情感贴近人物情感,直观的感受文本人物内心,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给学生提供一个与文本人物心灵相通情景氛围。如在教学《买木雕的少年》中让学生体会买木雕的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这是文章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当学生学习到“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这段文字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假如你是少年这个一模一样的小象墩你是怎么得来的?”这样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情景创设就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起来了。通过角色转换,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的想象和体验都是个性化的,但在他们的对话中,少年所表达的意思却是共性的,都是建立在少年淳朴、善良、知恩图报的美好品质基础上的。这一环节的教学,升华了少年的美好品质,加深了对于少年的理解。

二、情景再现,引发情感。

学生的情感只有在课堂上奔腾起来,才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情景可以变传统的抽象说教为形象的演示,在教学中恰当地应用情景再现,不但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买木雕的少年》中让学生体会买木雕的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当学生学习到“暮色中,我突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坐着一位少年,晚风吹拂着他的衣襟,他听到谈话声来到我们的面前,原来是白天卖木雕的那个少年。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这段文字时我创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再现:这是没有约定的等待,我是作者,大家是少年,我想问:少年你来做什么?”此刻学生个个仿佛自己就是少年,如临其境,个个真情诉说,真正的激起了感情的共鸣,此刻师生与作者及文中人物的情感已融为一体了,达到了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境地。通过情景再现,创设口语交际情境,使教师和学生在自然的对话中,真实地体验文本中人物的所思所感。使学生更加体会到少年的美好品质。这比单纯阅读文字体验的更真实,更深刻也更能引发学生情感,引起学生共鸣。

三、延伸扩展,激发情感。

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情景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着显着作用。例如《买木雕的少年》在学生理解了买木雕的少年,体验了他的情感,懂得了他把中国人民当成自己的朋友,我就马上创设一个情景“朋友作为朋友,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或做点什么呢?请写在下来”让学生进行写写话练习。此刻学生在之前的情感已经达到了沸点,急于宣泄,这个情景它有助于学生宣泄自己的情感,让本课的中非友谊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在教学中巧设情景,不但能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而且也使语文课堂个性飞扬,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情感的体验在语文课堂中“奔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