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儿童不单是身材矮小了,心理上也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内向及情绪不稳定

陈寿康介绍,因身材矮小,90%以上的患儿有较为强烈的自卑心理,缺乏自尊,其情绪易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由于生长速率与心理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情绪往往处于不稳定状态,出现患得患失。在日常生活中,有绝大多数的患儿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自惭形秽,往往比一般人更敏感和缺乏自信。

交往不良及社会退缩

陈寿康说,学龄期患儿,由于矮小,怕遭同学讥笑而耻于与人交往,产生压抑退缩而变得孤立、离群,同学之间关系较差,并时有违纪行为,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学习。其外形较同龄人幼小,常受家长的过分保护,往往缺少与他人交往和集体生活的机会,导致其在集体生活和社交能力方面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存在自我封闭现象。

抑郁

陈寿康提醒广大家长:儿童抑郁症集中在6-12岁。小年龄矮小儿童抑郁症发生率与健康儿童相似,但大年龄矮小儿童抑郁症发生率达72.92%。矮小儿童由于自卑的心理不愿与人交流,导致内心承受的压力无法宣泄、意愿无法表达,最后产生自闭,进而发展为抑郁。抑郁障碍可能导致孩子在青春期或成年期焦虑发作或躁狂发作。

心理辅导+药物治疗

心理辅导可以引导矮小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环境。因此,家长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儿童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疾病的知识,并对孩子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有更全面的了解,不能盲目攀比、模仿,还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气质类型及特长兴趣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期望应有适当的水平。

陈寿康介绍说,目前国际上治疗矮小唯一有效的药物就是生长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儿童矮小的状态,尽早追赶并达到正常身高。矮小儿童的身高改善后,自信心也会相应的提升,进而改善矮小儿童的心理状态。同时,生长激素还可增强矮小患儿的肌肉强度,提升运动能力,运动能力的提升可提升患儿的交际能力和竞争力。在患儿运动力提升的同时,生长激素促进患儿的脂肪代谢,塑造良好的体型,被认可接纳的机会增多,社会接触面得到扩展,从而进一步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

如何及早发现“儿童矮小症”

孩子在成长中,身高状况比较隐蔽,一旦发现孩子比别人矮一头时,就晚了。以下几种方法有助家长及早发现孩子的身高是否异常:

标准数据法:根据医学类教科书中每个年龄段身高的规定,对孩子进行身高测量,再和标准数据进行比较,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监控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身高增长是否正常。

同龄比较法:和同龄同性别的孩子相比较,如在一个时期,孩子比其他孩子矮的程度很明显,说明孩子的发育状况出现异常。这种办法特别是对那些带孩子较少的家长尤为重要。比如一段时间没看见孩子,突然看见孩子后,发现身高没变化,应立即注意孩子的发育情况。

骨龄测试法:骨龄是准确判断一个孩子身高发育状况的依据。正常的孩子,骨龄和年龄的发育是同步的。但患矮小症的患儿,骨龄发育比年龄或早或晚。因此,对孩子进行骨龄测试,是最安全可靠的监控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