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家长应注意禁忌症

汪武新说,接种疫苗总体上是安全的。但是在极少的情况下也可能因为人体差异导致异常反应。预防接种用的是生物制品,是微生物或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制成的,由于个体差异,人体对生物制品的反应也不相同。可能引起某些组织或器官发生不良反应。

当婴幼儿出现以下情况时,均不宜注射防疫针:对于过敏体质的小儿,如患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症、有严重的药物过敏史等,接种疫苗后,有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对有免疫缺陷的孩子,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接种疫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当孩子与某种传染病患儿有过密切接触时,正处于该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内,暂不接种疫苗,待潜伏期过后,可以进行补充疫苗;对于患有各种急性病的孩子,如流行性感冒、急性肠炎、小儿肠炎等,接种疫苗可能使原来的疾病加重,应暂时停止接种。预防接种必须在孩子身体好的时候再进行补种。

国产疫苗安全性不比国外差

目前市场上的疫苗种类繁多,其中既有国内疫苗,也有进口疫苗,进口疫苗的售价往往高于国内疫苗。不少家长询问:是不是进口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比国内疫苗更有保障?

汪武新说,目前同品种的进口或国产疫苗在防病意义上基本相同,国内疫苗在质量上无须担心。国外疫苗与国内疫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接种的方便性上,进口疫苗现在有多种联合,比如三联、五联接种,在接种的针次上减少了,方便了家长,也减轻了孩子的痛苦。但是,相对花费也贵,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考虑。

接种不及时导致发病高风险

去年5月份我市疾控中心进行了全市接种率现场调查,派出48个医生到全市8个区连续5天入户调查,共调查预防接种单位123家,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出生的、在该地连续居住满3个月以上儿童3696人,儿童预防接种证的见证率达到99.8%。其中,基础免疫调查接种率在99% 以上。

但是,接种不及时是目前免疫工作最头痛的事情。家长由于个人疏忽或者孩子身体上的不适应,在接种完第一剂疫苗后,就延迟甚至是不接种后面需要接种的疫苗,这样造成接种工作半途而废,无法完成防病的初衷。

“接种疫苗延迟的时间恰恰就可能是孩子发病期。”汪武新说,比如接种麻疹疫苗,规定孩子在1~8月份接种第一剂疫苗,不少家长偏偏要拖到8月底或者 9月份再接种。经过临床上反复地论证,新生儿自出娘胎以来所带的对麻疹的免疫能力最多维持8个月,8个月以后孩子免疫能力下降,很可能发病。

再比如乙肝疫苗需要在孩子出生后的0、1、6个月接种三次,对于母亲本身就携带有乙肝病毒的婴儿,必须按时接种乙肝疫苗。此前我市出现过不少因为母亲给孩子哺乳等亲密接触,而孩子又没有按时接种疫苗而导致宝宝感染乙肝的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