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反思

新课标指出:“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的材料与环境。”本课是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设计本课时,我依据教材特点,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从学生以有的视角出发,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络点,为其提供自我发现、自我感悟、自我展示的空间。传统几何教学把知识的获取和逻辑思维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非常强调几何的推理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体现几何的价值,特别是几何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合情推理等方面“过程性”的教育价值。几何教学,从20世纪60年代的教具演示,到80年代的学具操作;从形式推导到公式意义的理解;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了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在实际教学中我尝到了探索的喜悦,对几何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一、   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把课堂变成数学活动的场所。

本课从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分类引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欲望。在验证活动中,学生通过折、量、比、数等过程体验了探索的乐趣,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通过师生“变魔术”活动,学生在拉一拉、推一推中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通过学生,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二、   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舞台。

整个课堂中,动手操作贯穿始终,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体验、感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在动手实践前,首先让学生说出已有的认知经验,再进行探索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学生在用手中学具“变”长方形、正方形活动中,当教师提出:“你能用三角板拼出长方形吗?”学生首先反映是“不能”,这是一位学生说:“如果两个人合作就能拼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让合作不流于形式。

三、   一题多用,体现层次。

“智慧屋”从引入激趣——“屋顶想加入长方形家族”的矛盾冲突——把“屋顶”平面图添两笔,变出长方形——数长、正方形的个数。“智慧屋”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智慧的价值。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