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积极尝试探究学习

无锡市东亭中心小学周新力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是中西方教育领域“相向运动”中引进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对我国学生赶超西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尝试探究性学习,不只是局限于语文学科。所有学科都可让学生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只要老师善于指导,探究性学习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那么,如何利用课程资源,尝试探究性学习呢?

一、激发探究兴趣,调动全员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类事物、某项活动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们的参与、研究热情就会产生。学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若一个班中只有少量学生有探究的热情,这不能说是成功的教育。所以要尽量激发全体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

在活动课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个性。活动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没有像学科课程中的“应知应会”这一基本要求。老师在活动课程的指导上要把握兴趣个性的差异。有成就的科学家都具有强烈的兴趣个性,如达尔文小时候对动植物感兴趣,进而在这方面钻研,最终成为生物学家。所以老师要做学生的知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兴趣个性,从而因人指导。如有些学生,(特别是男生)喜欢拼装散件式玩具,有些学生(大多是女生)则迷恋布娃娃或折纸剪纸。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兴趣个性,老师可在班上进行复式教育,散件拼装玩具都有拼装示意图,教师可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或分组合作,或单独操作,启发学生装配出示意图上没有出现的模型;对喜欢布娃娃的女生,可指导他们为布娃娃设计服装,把布娃娃打扮得比原来的还漂亮。

学生们对感兴趣的事物往往愿意反复探究,以寻求最佳的效果。“探究”并非要求学生去研究深奥的知识,而是让他们经常产生一些探究的欲望。上述例子,虽属“小打小闹”,但学生的探究兴趣得到了激发,并且基本做到了全员参与。

二、提供探究机会,引入探究之路。

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各类学科都应渗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各任课教师要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探究精神。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问题时会作深入的思考,进而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三年级“科学”教材中《生命离不开水》一文,要求学生学会提取植物体内的水和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教师稍微点拨,学生们就用手挤,用衬板压,有的把菜放在空罐盒中捣。他们亲自动手,探究出等量食物(我们全选用蔬菜)不同的含水量。在课堂小结时,学生们纷纷发言,有一位学生说:“我学了这一课,今后炒的菜肯定比以前炒的好吃了,因为过去我不懂得蔬菜不同的含水量,只要炒菜我就加水,结果有的菜有近半碗水。”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