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把什么带进课堂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国英小学 孙雪敏

新课程给师生双方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它要求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记忆、模仿的过程变为主动探究,自主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变化,教师不再告诉,不再包办代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那么,在新课程中,教师究竟应该把什么带进课堂?

一、把怀疑带进课堂

在课堂上,中国学生为了装懂而不向老师提出问题,美国学生为了装懂而故意向老师提问。这是中美教育的差别。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曾经有无数的为什么,那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对世界的新奇与迷惑。后来他们读书了,知识填充了他们的大脑。他们记住了许多问题的答案,却再也没有问题。问号已变成了句号。他们眼中求索的火花已经渐渐熄灭。然而,学贵有疑。只有敢于怀疑,才可能去推翻旧的,创造新的。假如达尔文不去怀疑,迦利略不去怀疑,哥白尼不去怀疑,王充不去怀疑,我们今天的生活将大相径庭。我们只会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因此,课堂上应是怀疑与思辩的地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怀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希望,才有个性,才有进步。所以在课堂上我经常会问学生你有什么疑问吗?鼓励他们大胆怀疑,向教材,教师挑战。在学习<<西湖>>时,有学生提出“一群群白鸥飞掠过湖面”,去掉飞字更恰当,读起来更顺口。因为白鸥掠过湖面,肯定要飞的,何必再说?我接受了他的看法,表扬了他的钻研、质疑精神。

二、把思考带进课堂

新课程使教师认识到,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盛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应点燃的火种。教师应该点火,而不是灌水。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分析,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要说出自己的看法,亮出自己的态度。要让学生敢想,敢说,开放思维。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意见,倾听不同的声音。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学生可以自由讨论,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最后的葬礼〉〉时,我引发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巴西总统,你会在葬礼上发表怎样的悼词?假如你是那条瀑布,你会对人们说什么?联系到我国的滇池,你会想到什么?学生抢着回答,惋惜伤痛之情溢于言表。

三、把发现带进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文本,潜心体会。去发现自己最感动的地方,最受触动的地方。只有通过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学生的感受才是“原汁原味”的,才是“超级震撼”的。然后师生、生生、文本之间才可能进行对话,交流。对话的前提是师生双方必须都有“底气”,要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有自己的发现。教师不能再握着底牌,等学生来猜。而应该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一起研究,一起感悟,甚至感动。因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学生和教师的知识水平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情感体验不同,审美经验和个性特点不同,所以对文本的理解也就不同。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体验加给学生,只能怀着一颗童心,从孩子的角度重新理解课文。所以教师要学会倾听,欣赏学生的“真情告白”或者“奇思怪想”允许“百花齐放,各抒己见”。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