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三年级周兰芬老师的这节数学课《认识几分之一》,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在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观念。

具体体现如下:

一、情境引入,激趣引导,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课一开始,周老师就通过分东西,怎样分的问题引入“平均分”,复习了平均分的知识,为学习分数作了铺垫。在认识了分数之后,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分数,由生活到数学又回到生活,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应用中,他们感到了分数的应用价值。

二、 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这一节课所认识的分数都是几分之一,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点。教师以1/2这突破口展开教学。先谈谈对1/2的认识,在互动对话中初步建立1/2的表象,之后教师又组织同桌合作折一折、涂一涂出1/2,判断1/2等数学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地丰富充实学生对1/2的理解。在1/2的基础上,认识1/4,折法不同,每份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能用1/4表示呢,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折法”和“形状”都不是本质属性,而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才是本质属性。在比较大小时,教师又进一步让学生用圆片代替饼来验证的大小。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自主地探索出分数的意义和大小的比较,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创设机会,让学生创造数学。

在认识1/2后,周老师反问:如果我要得到这个正方形的1/3,怎么办?1/4,1/8,1/16呢?然后让学生在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的几分之一,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同时周老师也给足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展示,让他们交流(如错误的1/3和2/4等的交流),通过动手操作,让几分之一的意义得到内化。

细细回味这节课,会发现这是一节“让学生会学习”的一节课。1、学会把新知识与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着学习。2、学会在动手操作中认识理解知识,并学会举一反三,有所创新。3、学会倾听,独立思考。善于和同伴交流,敢于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求得问题的解决。4、学会应用,要能用学到的知识去理解生活中的现象或理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