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第八单元“统计”。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2?在活动中亲身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

3?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索中经历统计的过程,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1?师:同学们,动物乐园里正在召开一场盛大的运动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电脑出示各种小动物活动的情境。)

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喜欢哪项活动?

(学生立刻被吸引了,兴高采烈地边看边与同伴交流着。)

生1:我看到长颈鹿在赛跑。

生2:我看到小猴在进行套圈比赛。

生3:我喜欢跳绳,想和小白兔们一起玩跳绳。

生4:我还看到了小熊在拍球。

……

(师边听,边把学生较喜欢的几种活动写在黑板上:跑步、跳绳、拍球、套圈及其他。)

( 评析 动物运动会的课件设计得很好,因为它既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又在内容上具有引发统计活动的价值。但是如果能借助这一情境深入下去,让学生对小动物们参加运动会的情况展开统计活动,而不只是停留在激趣,可能会发挥这个课件更大的价值。)

2?师:同学们这么喜欢活动,那我们在星期五下午的课外活动上,也来组织一项比赛活动好不好?

(好!学生非常兴奋。)

3?师:那我们组织哪一项活动来比赛呢?

生1:赛跑,我喜欢赛跑。

生2:不,要组织拍球。

生3:可是我想跳绳。

(学生纷纷发言,引起争议。)

4?师:(表现出手足无措的样子)那你们各有自己喜欢的活动,李老师该听谁的想法呢?究竟组织哪一项活动才好呢?

(跳绳、拍球……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喊起来。)

5?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想出一个让多数同学都满意的办法来呢?

(有的学生摇头,多数学生则开始思考。)

生1:老师你说什么,我们就组织什么。

生2:我们多举行几次比赛,先组织跑步,下一次再组织拍球,这样行不行?

生3:看我们班大多数同学喜欢什么活动,就组织什么活动。

6?师:同学们,对于刚才几位同学的解决办法,你们赞同谁的想法?

生:赞同第3名同学的想法,因为这样可以让大多数同学都高兴。

7?师:好,那我们就来统计一下,我们班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

(二)实践调查,经历统计过程

1?师:如果请你来当小调查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调查我们班最喜欢的活动?

生1:我去一个个地问,问一个记一个,然后再数一数,共有多少个。

(“不行,太麻烦了”,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生2:我用举手的办法。

生3:喜欢同一个活动的同学站在一起。

生4:喜欢的站起来,不喜欢的坐下。

2?师:现在请同学们以8人为一组,先确定好本组的调查员,然后用你们组喜欢的方法,去调查本组同学都喜欢什么活动。同学们,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在调查时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生1:每人只能喜欢一个活动,举一次手。

生2:要想好,不能一会儿喜欢这个活动,一会儿又喜欢那个。

生3:每组还要选出一个记录员,把调查的数据记录下来。

(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组内进行调查。)

3?每组汇报调查结果,师生共同完成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

( 评析 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有的内容可以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有的内容没有太多可探究的空间就可以直接讲授给学生。本课例中教师对教学方式的选择比较妥当,比如调查统计的方法和过程是让学生探索的,而制作统计图表则是教师直接指导学生完成的。)

4?师:同学们,从统计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我知道了我们班喜欢跑步的人最多,喜欢套圈的人最少,(为什么)因为喜欢跑步的格子最多,最高。

生2:我知道了喜欢跑步的比喜欢套圈的多9人。

生3:从统计图中,我知道了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

(师不断鼓励学生:你还有别的发现吗?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

师:如果我们班今天有一位同学没来,你们猜他最有可能喜欢什么活动?为什么?

生:(多数同学)喜欢跑步,因为我们班喜欢跑步的人最多。

生1:(反对意见)不一定,如果这位同学是女同学,就可能不太喜欢跑步。

生2:还要看看这个没来的同学是谁,他的好朋友就能猜出他喜欢什么活动。

(学生侃侃而谈,为自己的意见辩护着。)

师:那我们班组织什么比赛活动好呢?

生:(异口同声)跑步!

(三)课外实践活动

调查一个星期你家扔掉了多少个塑料袋。

四、教学反思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及必要性。

本节课我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儿童年龄特点,创设了“动物乐园运动会”和“组织比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通过情境问题 “究竟组织什么比赛好呢?”,引发学生争议,使学生在争议与交流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索调查方法,经历统计的过程,分析统计结果。

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这是数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教学中,我设计必要的活动,化“静”的知识接受为“动”的过程,我为学生创造条件,“假如你来当小调查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调查”,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调查统计方法的多样性。在调查统计的过程中,我采取分组合作,再汇总全班意见,有意扩大了学生的参与范围,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身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我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开启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选择、加工信息,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并使学生对统计的实际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四、教学反思

这一次,我从新课程理念出发,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教学活动和交流、探索的空间。一开始,大胆放手让学生杂乱无章地粘贴,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初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然后提供材料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参与,亲身经历探索整理卡片的过程;最后在学生对比互评、互相质疑、互相补充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新知网络,切实体验到当卡片从开始部分,左右、上下对齐才能直观看出哪种卡片最多;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作蜻蜓点水似的引拨小结,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非常自然。整个教学过程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充足的探索空间里主动地参与操作、观察、思考和交流,构建新知。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和体验,从而自主地构建知识网络。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反思以上三个教学片段,从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来看,似乎“殊途同归”。但不同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不同的过程体验,体现了截然不同的教学观念。片段一虽然也让学生学会了统计方法,却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学生在活动经历中只充当了一个“操作工”的角色。这种学习实质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片段二乍一看似乎融进了新课改理念,转变了教学方式,但由于教师摆脱不了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不敢放手,既没有矛盾冲突也没有问题生成,学生缺乏深刻的探索体验,这样学到的知识很牵强,留给学生的记忆也是暂时的,应该属于一种“捆绑式”教学。而片段三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领下,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探索,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构建新知,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探究、再发现的过程。这样的方式才是真正地关注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构建的应该是一个开放、探索、生成的课堂教学体系。这一点,在经历了这次课例研究之后,我的体会愈加深刻。如果我们总是把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用教师的思维捆绑学生,学生的学习能力非但得不到培养,久而久之还会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消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无从谈起。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为学生的主动构建创设更大的空间,教师的教,不再“仅仅是给学生一份知识的行囊”,而是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索中实现自主学习。这才是新课改所期望的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