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片断

师:杜甫为什么会“喜欲狂”呢?

生:因为他在剑外忽然听到了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

师:为什么他听到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会喜欲狂呢?课前老师曾布置大家去收集安史之乱的资料,请大家谈谈你读了资料之后的感受。

生:安史之乱让人民流离失所,当时很多壮年的男子都被征去打仗了,百姓十室九空。

生: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师: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安史之乱的七年当中,杜甫写下了许多传世名作,记录下了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出示:《春望》、《石壕吏》、《月夜》

师:这是老师选取的杜甫在战乱时期的三首代表作,请你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在战火连续不断的日子里,杜甫苦盼家书。他多么思念自己的家人啊。

生:战争把国家毁了,杜甫看到这一切,是多么悲愤啊!

生:当时百姓家破人亡,连老头都要被征去打仗,真可怜。

师:同学们,杜甫在乱军横行,生灵涂炭的战乱中过了七年呀!七年, 2600多个日日夜夜呀,杜甫日日夜夜都在盼望着早日结束漂泊的生活,重返故乡。盼呀盼呀,他盼得头发都白了。那一天,他突然听到了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的胜利喜讯──学生齐读古诗。现在,你对杜甫的“喜欲狂”一定有更深刻的理解了吧。

生:战乱被平定,杜甫为能够回到家乡而喜欲狂。

生:我觉得杜甫不光为能够回到家乡而喜欲狂,更为国家能够安定太平而喜悦。

生:杜甫还为百姓从此不再流离失所,不再打仗而喜欲狂。

师:杜甫亲历了战乱,感受到战争给国家、百姓以及自己带来的深重的灾难,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的时候,怎能不喜欲狂呢?

师:从哪些词句看出杜甫的喜欲狂呢?

生:“漫卷诗书”,胡乱地将书籍和诗稿一卷,再也无心伏案读书了。

生:我想补充一点。杜甫曾经写过:“读书破万卷”,一个这么爱读书的人现在竟无心读书了,这是多么反常的举动呀,从他这种反常的表现,我感受到了诗人的“喜欲狂”。

生:从杜甫“放歌、纵酒”,也可以看出他“喜欲狂”。我查了资料,当时杜甫已经52岁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既要尽情歌唱,还要开怀畅饮,真是“喜欲狂”呀!

生: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仿佛觉得,他已经很快地乘船从巴峡出发,穿越巫峡,马上便到了襄阳,很快又奔向洛阳。

师:我们来看看巴峡到洛阳有一段怎样的距离。(画示意图)

师:杜甫回家乡既要行水路,又要走陆路,这么漫长的旅途,该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家乡呀?但他的感觉与我们的感觉截然不同,齐读最后两句诗,说说你的感觉。

生: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我眼前闪过,杜甫归心似箭哪。

师:你从哪些词感受到杜甫很快很顺畅地返回了故乡呢?

生:即从、穿、便下、向。

师:这时候,作者身在剑外,而心早已飞回到洛阳,这叫他怎能不“喜欲狂”呢?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读。

生:我还从“青春作伴好还乡”感受到了诗人的“喜欲狂”。旅途有宜人的景色伴随,那么快那么顺畅地就返回了故乡,想到这里,杜甫又怎能不“喜欲狂”呢?

师: 同学们找到了这些诗句,充分地体会了诗人的喜欲狂,不仅仅是杜甫特别的开心,还有谁也一扫愁容,喜气洋洋呢?

生:他的夫人和孩子也处在极度的兴奋之中。

师:公元763年的春天,这应该是杜甫一生中最难忘、最温暖的一个春天。在这个春天,杜甫听到了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在这个春天,杜甫即将结束漂泊的生活,返回日夜思念的故乡。让我们试着把这种“喜欲狂”的感受通过我们的朗读表达出来,读出诗歌的韵味。(学生反复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