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活动的灵魂,有了问题,研究活动才有动力和创新性。在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中,“问题”是活动内容呈现的主要方式。发现问题是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的前提。老师要培养学生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

兴趣是发现问题的催化剂。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辅导:

(A)辅导学生留意自己周围的事物,从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例如:针对部分行人过马路时乱穿红灯现象,引发“行人过马路时交通行为的调查和建议”等问题的思考。

(B)辅导学生从热门的社会话题中,寻找可研究的问题。比如说,现在“手足口病”正在肆虐,影响着我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我们就以这个为例,对“手足口病”这个专题进行研究。研究内容:“手足口病”是一个总课题,在这个总课题中我们可以研究很多内容。如:“手足口病”是一种怎样的疾病?“HFMD”是一种怎样的病毒?它是怎样传播的?对人类的危害是什么?人类怎样预防它?“手足口病”研究的进展情况如何?该病发病走势如何?新闻媒体做了怎样的报道?报纸、电台、电视台是怎样进行宣传的?国家相应出台了哪些政策?中国领导人对此事的关注情况有哪些?作为公民应该如何面对?作为小学生在这个特殊时期应该怎样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等等都是可以研究的。

(C)辅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发现感兴趣的问题。如学生对警察叔叔是怎么工作的非常感兴趣,就可以将“警察叔叔的一天”作为研究的问题。

(D)辅导学生在书本学习中寻找问题。

(3)学生提供问题

由于学生知识、经验少,一时难以发现问题,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兴趣预设问题,引导学生认同后着手研究。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按不同分类为学生提供一些问题,如:学科类(主要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科技类、体卫类、艺术类、信息技术类、休闲生活类、环境类、社会类等。出示这些问题后,老师要善于激活学生思维,引导他们生疑、质疑、求疑、解疑。小学生进行课题研究,虽然只是一个科学研究的雏形,但对他们来说,毕竟是一个新的开始。多次的失败,很容易让他们失去信心。因此,每一项小课题在启动之初,老师必须加强对选题的指导。

2、学生筛选、立题过程中的辅导策略

筛选、确立课题是小课题研究活动中的一个难点,学生能否恰当选题,直接影响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的成功与否。

(1)做好选题前期准备工作

老师要辅导学生及时分析、整理所搜集到的信息资料,鉴定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并提出比较充足的实际依据,为课题的筛选、立项作好知识储备、情报研究等准备。

(2)选题策略的辅导

老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课题,对学生进行选题策略的辅导,让学生懂得筛选课题要考虑以下几点:

(A)实效性。课题必须具有实效性,即课题的研究有没有价值和意义。

(B)可行性。课题实施必须具有可行性,即自己的能力(学识、精力、时间、经济)、学校的条件和周围环境能不能完成这个研究。如爱好军事的学生,发现核武器在战争中的杀伤力,令全人类关注。于是准备研究“核辐射对生物的影响”。虽然,此课题的研究有很大的社会意义,但学生目前的知识、能力储备还不够,相关背景资料难以读懂,该课题在进展中肯定会因困难重重而夭折。

(3)辅导学生自主选题

辅导中,首先将学生自己发现的或老师提供的问题向他们展示,接着,就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题。让他们独自或自愿组成合作小组,运用选题策略,从实效性、可行性两方面对自选课题进行分析。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