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常常以考试形式了解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实际上,如果教师注意提取学生的话语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分析,得到话语的各种因素的指标,然后将其与标准进行比较,就可以将不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等级,并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总之,要想全面了解课堂教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进行话语分析,话语分析是进行课堂教学观察的强有力手段。

二、课堂话语构成的要素

对课堂话语进行分析,并不是靠教师的经验做一些简单的判断,而必须要采用专业性和技术性的手段。要达到专业化的目的,我们就要明确要分析的是什么。首先我们要确定课堂话语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是从课堂话语中抽出来的最重要的成分,教师理解了这些要素并掌握了方法之后便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际的操作,达到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

1. 课堂事件的类型(types of events in the classroom)

事件类型不同,课堂话语的内容就不同。例如,课堂事件类型是教师对学生的试卷结果进行反馈,那么教师的话语更多的注重检查测试效果,获得检测信息,这跟新授课的话语内容不同,跟师生共同讨论如何为英语讨论会做准备的话语类型也不同。因此,我们必须要首先要明确课堂事件的类型,才能对课堂话语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

课堂事件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执行项目、执行语言任务、执行口头训练、其它方面(reading, writing, listening)的训练、巩固语言知识、表演、游戏、语言检测等。

对于学生发展有价值的类型,我们应该多提倡,如执行项目、任务等有利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语言训练,掌握语言知识。这样的课堂话语丰富,能够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评价的角度讲,如果某种课堂类型过多,而缺乏其它课堂类型,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低效的,需要改善。

2. 角色定位

角色定位决定话语本身的内容和形式,也就是说,角色定位不同,角色所涉及的话语就不同。课堂事件的类型决定角色定位。如,在游戏类课堂事件中,师生的角色定位与他们在巩固知识类事件中的角色定位不同,与执行项目类事件的角色定位也不同。不同的课堂事件,教师可能是参与者,可能是指导者,还可能是旁观者,学生也同样如此。这样,在不同的事件中,同一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涉及到的课堂话语自然就不同。

3. 参与者(participants)的结构

参与者的结构是由角色定位决定的。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结构是,以教师为主导,逐个提问学生。这种情况下,学生是被提问的对象,学生的话语永远是被动应付,而且只有被提问到的学生才有机会进行话语表达,另外,学生的精神状态也不同,影响学生自我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尽量改变这种参与结构,丰富学生的话语内容,为学生运用语言提供机会,使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参与者结构有这样一些形式:1)学生讨论,教师适时引导;2)一个学生阐述,其余学生和教师做听众并讨论;3)少部分学生讨论,教师和其他学生听。这三种参与结构比运用前一种结构效果要好。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