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狄拉克,有一次在普林斯顿大学演讲,演讲完毕,一位听众站起来说:“我有一个问题请回答:我不懂怎么从公式推导出来公式。”狄拉克置之不理。主持人说:“狄拉克教授,请回答他的问题。”狄拉克说:“他并没有问问题,只说了一句话。”那位听众饱尝了被冷落的滋味。

看来,并不是一问就能成“问题”的,还得讲究一下提问的真实、质量和艺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留个心,前苏联马丘什金、马赫穆托夫不是都主张“问题性教学”吗?按马赫穆托夫的说法,“问题”与“问话”是有区别的:问题就具有“问题性”,需要经过思索、论证才能回答,问话不具有“问题性”,不加思索就能立即回答。

语文教学中,高质量的问题应该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障碍性:问题能够使学生形成思维阻塞,引起焦虑情绪,没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疑惑,哪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呢?一般的“问答法”恐怕达不到这种境界,请看《刘胡兰》的教学:

师:“这篇文章是写谁的?”

生:“是写刘胡兰的。”

师:“你怎么知道?”

生:题目就是刘胡兰。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1947年1月4日。

师:你怎么知道?

生:课文第一句就这么写的。

这是把学生当作傻瓜呢,还是老师自己就是傻瓜一个?思维量等于零,却问得那么津津有味!

我们再看看李吉林老师的问题,那可是另外一重天地。讲《桂林山水》②,归纳了漓江水“静、清、绿”以后,一般老师可能没事可做了,请看李老师:

师:请小朋友用几个词把这三个字联起来说一句话。

生: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

师:对不对?还可以怎么说?

生:对的,还可以这么说,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又清又绿。

师:如果把静、清、绿重叠起来,怎么说?

生1:漓江的水静静的。

生2:漓江的水清清的。

生3:漓江的水绿绿的。

师:对,这就让人感到很静、很清、很绿。漓江水这么美,感叹起来,该怎么说?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