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

早期阅读活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3—6、7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通过与家长、老师、同伴阅读,进而为幼儿创造了与人“对话”的社会交往机会,幼儿在“对话”交往中得到了语言交流的经验,增加对语言交流的兴趣,慢慢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往。而且幼儿在阅读中学习到一些书面语言,增加了幼儿的词汇,使幼儿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

早期阅读促进幼儿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通过对幼儿读物的尤其是图画的观察和猜测,通过细致、耐心地感知,可以学习观察的技能,而且此过程中幼儿通过不断的“疑”和“思”提出很多的问题:如“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最后是怎样的”······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思索,运用已有的经验对画面进行想象和推测,幼儿的思维在其不断观察、想象力逐渐丰富、成人经常讲解指点的刺激下得到促进,逐步从以具体、直观、形象思维向幼儿晚期逻辑抽象思维形成过渡。

早期阅读促进幼儿个性品质的良好发展。幼儿读物来源于幼儿生活,经过作家幻想、虚构等加工而成,形成富有生命力的故事、诗歌、儿歌等,很容易引起幼儿共鸣。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把自己变成图书中的角色,通过与图书中的角色的情景交融,去理解图书的意义。这对幼儿消极情绪的发泄和心灵的自我抚慰有很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幼儿唤醒幼儿良好的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二、影响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因素

幼儿不是天生就具备了自主阅读能力的,他们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有其形成过程与规律,在幼儿自主阅读能力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父母、教师的正确引导与温暖陪伴。在3~6、7岁幼儿成长的环境中,家庭教育环境和幼儿园教育环境是影响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

(一)家庭教育环境与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个好的家庭阅读环境是要有一定数量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有一个宽敞明亮的阅读区域和摆放幼儿阅读材料的区域(幼儿可随时取放),还要有良好的阅读氛围。

幼儿阅读材料是幼儿阅读的对象,它的选择影响着幼儿阅读的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由于幼儿缺乏阅读经验,识字量少,幼儿阅读主要根据的是对直观画面的理解。如果阅读的材料超越了幼儿阅读水平,不符合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幼儿是无法理解阅读内容的,阅读活动就会受到挫折,影响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从而影响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反之如果阅读材料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幼儿可通过感知去理解阅读内容,对内容的理解会促进他们阅读的热爱。在丰富的阅读材料、舒适的阅读环境的影响下幼儿会爱上阅读。

亲子阅读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幼儿阅读兴趣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3~6、7岁的孩子由于字词经验少和思维等多方面限制,阅读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家庭中亲子阅读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在亲子阅读中,家长与幼儿一同看书,家长可通过不同形式与幼儿一起阅读,幼儿在父母的指导中不但丰富了阅读知识,还体验到了父母的疼爱,幼儿会渐渐喜欢阅读,进而爱上阅读,逐渐学会独立阅读,这样就为幼儿以后成为真正的终生学习者打下基础。

(二)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早期阅读

幼儿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阅读的活动有:集体阅读活动、区角阅读活动、幼儿个体的阅读活动。既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教育活动又有幼儿日常生活中无意识的阅读活动。而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教师对幼儿阅读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阅读教育的直接执行者、引导者,教师对早期阅读的认识以及教师在早期阅读中的方法策略对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该为幼儿选择怎样的阅读材料,在阅读区投放怎样的阅读材料可以吸引幼儿,这是教师在早期阅读教育中必须明确的事情。然而经过几年在不同幼儿园见习和实习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很多问题:教师对阅读材料的选择随心所欲,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只有教师让幼儿去拿图书幼儿才能去那图书翻阅,其它空闲时间幼儿想去拿书看,教师往往不允许,他们怕书被幼儿弄坏、弄乱,自己要整理和修补。这样幼儿阅读的机会就明显偏少。而且投放在阅读区的图书周期过长,很少更换,幼儿对阅读区的图书不怎么感兴趣。如此投放在阅读区的图书就仅仅只是摆设。

教师为幼儿创造一个安静、安全、丰富的阅读环境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是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宁静、安全的阅读环境中幼儿可把全身注意力集中在阅读中,幼儿的注意力就不易分散,容易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是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指导者,好的策略方法有利于教师在阅读教育中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方法策略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受家长和教师的影响。幼儿自身的发展为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3~6、7岁是幼儿早期阅读的关键期,因此在这段时间家长和老师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中的策略方法是很重要的。那么家长和教师应该采用哪些方法来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呢?通过以上对影响幼儿阅读能力因素方面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策略:

(一)幼儿阅读材料的选择策略

阅读材料是幼儿阅读活动的阅读对象。什么样的阅读材料是适合幼儿阅读的呢?这是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

随着幼儿年龄的不断增加,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不同的。他们的阅读材料的选择就应有所不同。调查显示:小班儿童比较喜欢生活类的阅读材料,如有关的食品、玩具、衣服的阅读材料,对新奇的与他们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直观材料感兴趣,而且有较强的从众心理;中班儿童比较偏好认知类、社会类阅读材料,如有关动植物、季节变化、自然现象的阅读材料,对动画类、卡通类、易于操作的以及易于理解的材料特别的喜爱;大班儿童比较喜爱社会类、生成性阅读材料,如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广告、重大新闻等,喜爱有文字的阅读材料,如广告、图书、图片等。

家长和老师们可经常带幼儿去图书馆,通过对幼儿在图书馆的一系列活动的观察,了解幼儿对各类图书的喜好,如果发现幼儿对某类图书特别的爱不释手,那么幼儿一定特别的喜爱,不妨家长和老师可上书店为孩子买这类书籍。

教师平时阅读活动的选择除了要依据上述观点,还需要注意的是阅读区材料的投放:小班幼儿一般投放的阅读材料种类不要太多,但是同一内容的阅读材料要尽量充分,这样有利于幼儿对同一内容的阅读材料进行交流。中大班的阅读区的材料应种类丰富、数量充足,并且要经常更换和增加新的阅读材料,大量新奇多变的阅读材料才能满足中大班幼儿不断提高的阅读能力和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材料的需要。

此外教师还应该做好阅读区幼儿阅读活动的观察记录,记录每个幼儿去阅读区的次数、阅读的书籍类型、书籍投放时间等。通过记录教师可分析出幼儿喜欢的书籍类型以及书籍投放时间长短,根据实际情况更换阅读资料。如幼儿非常喜爱的阅读资料可以保留在阅读区,幼儿不爱翻阅的阅读资料,教师就要分析幼儿为什么不喜欢,是阅读的内容不够吸引幼儿还是画面不够清晰、色彩不够鲜艳。以避免相似类型的事件发生。

(二)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的指导策略

1.习惯养成法

幼儿的全部行为都是从养成习惯开始的,幼儿有了良好的的阅读习惯和态度,对幼儿今后的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幼儿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不仅是幼儿园教师的事,而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事。

(1)家长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

家长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行为习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家长在家休息时手捧一本书津津有味的阅读,并把看到的内容将给家庭成员们听,孩子会觉得看书真有趣,孩子好模仿的天性使得有一天他定会模仿着大人认真的看起书来,并把他看到的内容讲给家庭成员们听。幼儿便开始了他的早期阅读了。这样幼儿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对阅读产生了兴趣。

(2)教师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方法

一是培养良好的翻书、爱书习惯。根据语言领域的教育目标制定适合幼儿阅读的目标和任务,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小班阅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看图书的基本方法,能一页一页的从头到尾的翻看图书,学会阅读的基本技能。鼓励幼儿不要撕书,当然撕坏书时不要苛责,那只是因为幼儿的手部小肌肉不够发达,手指不够灵活而已,可利用手指游戏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这样幼儿就不会因为手指不灵活而撕坏书了。对年龄稍大些的幼儿,班里的图书的整理,教师可带领幼儿一起整理,让幼儿知道图书的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类型的图书放置的地点等,让幼儿养成整理书籍的好习惯。对于幼儿园里的破烂的图书,教师利用手工课教幼儿修补图书,让幼儿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二是培养幼儿经常阅读的习惯。幼儿园教师应培养幼儿经常阅读的好习惯,经常阅读能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教师可利用各个过渡环节让幼儿进行阅读。如晨间来园时,幼儿之间可以相互欣赏从家中带来的图书或是教室阅读区的图书;在日常活动间隙之间教师可鼓励幼儿去阅读区看书,还可利用午睡之前、离园前时间鼓励幼儿阅读,让幼儿养成经常阅读的好习惯。

2.生活渗透阅读法

生活渗透阅读法是指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成人随时随地的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随机的阅读行为 ,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中是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最好时机。

当幼儿对一些文字、图标、商品商标感兴趣时,家长和教师适时指导。如逛街时,路旁的广告牌、商店招牌、路标等家长可有意识的教幼儿认读,幼儿在幼儿园中看到的各种图标和文字,教师可教幼儿认读等。以此来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的阅读材料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丰富幼儿阅读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交往、交流中有意识的运用幼儿学会的新词和语句与幼儿交流。当幼儿就图书、文字对家长和提问时,家长、教师应积极的和幼儿交流,对幼儿的问题可与幼儿一起找资料查答案解决问题,在一同解决问题中幼儿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快乐。当幼儿对家长、教师发表自己阅读后的观点时,家长对幼儿的观点加以肯定。当幼儿主动找家长、教师一起看书时,家长、教师应抽出时间同幼儿一起看书,在一起看书过程中重视彼此的互动,家长、教师可适时对幼儿提问,和幼儿交流、探讨故事的人物、情节等。在与幼儿交流中,对幼儿早期阅读潜移默化的影响。

3.共读法

共读包括亲子共读、幼儿园中师生共读。幼儿由于阅读经验有限,幼儿阅读就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参与。

亲子共读指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的阅读。在亲子阅读中,笔者主张互动型的亲子阅读。互动型亲子阅读是父母对孩子合作引导式的阅读。父母尊重儿童的意愿,重视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父母在阅读过程中多与幼儿互动,可以采取提问、回忆阅读内容、续编阅读材料等。让幼儿在阅读活动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师生共读是指幼儿园中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阅读,包括教师与个别幼儿的阅读、教师与一组的幼儿阅读、教师与全班幼儿的集体阅读。这样教师可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

4.图书制作法

通过教师和家长教幼儿自制图书,让幼儿了解图书的意义、结构和简单制作方法。而且还可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热爱书籍的情感。

图书制作可以是将旧图书上的图片剪下来装订成册,也可用幼儿的照片装订成属于幼儿的书籍,记录幼儿生活的过程和生活趣事,由幼儿给制作的书籍添加故事内容(幼儿说内容,教师或家长写在制作书籍的相应位置),教师和家长在幼儿增加内容时,鼓励幼儿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图书的内容。还可把幼儿美术、手工课上的作品制作成书籍,让幼儿在制作图书的过程中了解制作图书的流程和体验到制作图书乐趣,增加幼儿的自豪感。

5.听觉阅读法

听觉阅读法是指家长和教师利用语言把阅读内容讲给孩子听。家长和教师抽出适量时间给幼儿讲故事和读书。让听故事和听父母、教师读书成为孩子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吸引幼儿听家长和教师阅读应做到:1、在为幼儿讲故事前应该先熟悉故事和图书,2、在讲故事时赋予故事丰富的情感和夸张的表情,根据故事内容和情节以不同的声调和表情展现故事的变化。根据小动物的不同角色来变换声音,如狡猾的狐狸用较尖的声音,老实憨厚的动物用稳重的声音;情节紧张时,说话的速度快;情节轻松时,速度适中、平稳;快乐时微笑;伤心时,皱眉、哭泣。这些能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故事和图书的内容,而且还得到到了各种情感的体验。

总之,与书结缘同行,幼儿前进的脚步将更轻快;与书相伴成长,幼儿发展的前程将更敞亮。通过阅读,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启迪智慧,提高求知欲,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使幼儿主动、自觉地获取知识,为幼儿的终身发展作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