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县学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全新的理念和视角理性审视现实、设计未来,秉承“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内涵求发展,机制求创新,队伍求提高”为主旋律,坚定不移地走“出名师、育名生、塑名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奋发而为,扎实工作,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关键,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培植“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推展多元艺术教育”特色为突破,丰富学校内涵,营造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品位,不断提升教育竞争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学校第二步发展战略,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现代化学校、品牌学校而努力奋斗。

二、总体目标

这学年是我校巩固发展“135” 三步走发展战略阶段性成果的关键一年,对于稳步实现我校“学校发展五年规划”的目标意义重大。我们将根据教育局“教师队伍建设年”的活动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双高普九”进程,继续深化“学校管理年”活动,突出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落实中小学教育教学目标管理责任制,并以此深化我校的学校管理精致年,教师队伍建设年,教育质量推进年活动,实现以一流的管理彰显办学质量,以一流的师资实现学校的发展,以一流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以此精心打造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活泼校园,使学校“在率先中率先,在争强中当强”,确保学校顺利通过县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验收,并争创泉州市示范小学。

三、具体策略和措施

(一)实施人才强校策略,建立校本管理机制

1、工作目标

深化“学校管理年”活动,优化学校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操作程序。贯彻执行《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变程序化、事务性管理为人性化管理。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树立“学校为教师创造环境,教师为学校创造价值”的理念,创造“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工作环境,全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视野开阔、作风过硬、熟悉业务、精通管理、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和专业水平的,能够推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干部队伍;努力建设一支观念超前、师德高尚、知识丰富、勤于育人、精于教书、善于创新、团结和谐、会学习,能研究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学有专长、业有专精、教有特色的骨干教师。

2、主要措施

⑴ 以人为本,推行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的“走动式”管理模式。发挥“两个表率”作用(领导班子的表率作用,党员的表率带头作用),树立“教师为本”的观念,领导班子要始终与师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努力创设重事业、讲感情的氛围和机制,将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工作氛围,让教师带着愉悦的情绪和成功的心态走进课堂、走近学生,更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每一位三小人在三小找到归属感。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教师牢固树立敬业的精神和乐业的态度;要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学术气氛;要继续支持教师学历进修,分批选送教师参加业务培训,给教师“充电”的空间、发展的机会,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结合“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方案,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学校领导每天至少和一名教师进行一次交流、每天至少发现一处工作亮点、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学科教研活动、每周至少听评两个年级的一节课、每月至少创新一个工作思路),实行“走动式”服务管理模式。

⑵ 建立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校本机制。通过理论学习、教育教学实践锻炼、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例会、研讨、汇报等多种形式加强中层干部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管理能力、服务能力、指导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学习反思能力和依法治校的能力,促使干部队伍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自身学习,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立足本职,踏实进取,力争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实行中层干部轮岗锻炼、失误诫免、签订部门管理目标责任书、部门周工作汇报、行政值周日记等制度,完善月绩效考核、定期述职、满意度测评、综合考评的校本考核机制,通过“深入一个班级、上好一门课程、参与一个教研组活动、带好一个年段、管好一个部门”,最终激活学校的生命力。

⑶ 组建教师团队,分层提高。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质量要提高,教师是根本。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根本所在,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确立严谨治学、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廉洁从教的优良师风。树立强烈的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关爱学生,以积极的价值取向去引导学生,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通过起步型、经验型、骨干型、研究型团队的建立,为教师发展定向;开展校本培训,为教师奠基;继续实施教师读书行动计划、专业成长规划、建立专业成长档案,让形式多样的培训服务不同类型的教师;开展校本教研,为教师提速;通过铺路搭桥,创造条件,组织各种教学评优活动,营造“争先创优”氛围,为教师鼓劲;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培养模式,继续加强我校的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营造浓厚的研训的氛围,引导青年教师进入骨干教师行列。通过建立“博客”平台,建立具有团队个性特色的网页,形成网上科研共同体;实施校本评价,为教师喝彩,注重评价指标的层次性、目标的发展性、方法的多样性,实现过程的民主性。

(4) 进一步推动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执着于学校自我发展的理念,创品牌、立风格;继续完善学校管理评估奖惩制度,完善《量化考核评价方案》,不断完善操作程序,提高学校民主管理水平,做到公正、公开、透明、民主。努力完善现有的学校管理制度,并努力使学校文化制度化。继续落实制度酝酿产生过程的科学、民主,使制度建设带动学校全局工作向前迈进。思考和建立一些具体的底限制度,对日常工作纪律的遵守和检查落实,对教学事故的分类鉴定、明晰责任等,建立一定的处理原则和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全体学生创设更丰富的文化空间。

(二)实施科研创新策略,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1、工作目标

教学质量是提高学校整体质量与形象质量的关键,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抓住课改实验契机,立足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全面提升我校教学质量。立足课堂创新,强化课题研究,完善网上虚拟教研室,使“学校处处搞科研、人人做课题”,争创县级课改先进单位,确保顺利通过“双高普九”和素质教育督导评估验收。

2、主要措施

⑴ 加强过程管理,实现课堂创新。强化教学中心意识,以《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和《惠安县中小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规范教学行为,落实教学工作的“十字方针”,通过狠抓教学“六认真”,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达到“三让”、“七放手”(即: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伙伴;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结论或中心思想放手让学生概括,学习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放手让学生构建),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呈现课堂新景观。

⑵ 加强教学思想监控,健全监控体系。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教学质量。学校将通过对教师提出教学基本要求、端正教师的教学思想。通过与教师、学生座谈、深入课堂听课、征求家长意见等途径了解教师日常表现,监控教师的教学思想;还可通过与教师谈话、集体培训等方式逐渐纠正教学思想中的偏差。通过对备课、上课、考试和发展有差异学生的监控,举行“教学开放周”、“最满意的一堂课(案例分析)”、教学经验推介会、“我的课堂教学追求”等系列活动,邀请学校理事会成员和家长代表进行评学评教,开展丰富的学科学习活动,并以“喜报”的形式告知家长,努力形成“教师自控、教研组互控、学校调控、社会协控”的运行体系。

⑶ 加强教研组文化建设。进一步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行为探索”的主题研讨活动,关注课堂教学,搭建一个和谐、平等、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通过加强教研组文化建设,逐步完善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读书分享制度、备课主讲制度、周评课制度、中层蹲点制度、教研沙龙制度、专题论坛制度,努力为教职工建构良好的合作机制,强化和提升教研组的合作研讨功能,形成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实现两个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达到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⑷ 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深化学校文化内涵。以抓课题研究为重点,强化教科研在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及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导向与动力作用,提高科研绩效。根据“教师队伍建设年”的精神,加强校本培训,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岗位练兵活动,从提高普通话水平、信息技术能力和三笔字等教师基本功加强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基本功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我校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加强教科研工作规范化管理,完善实施谁主管谁负责制度,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制度,倡导 “校本科研、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三位一体的研究方式,引导教师以教学实际问题生成课题,以课堂教学研究、课例研究为载体,全员参与,以研究需求实施培训。加强校本教研,形成教研内容课题化、教研手段科研化、教研管理科学化、教研科研实践化,努力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继续实行教科研工作评价、考核、奖励制度。分阶段按层次落实教科研五年规划(常规管理年、课改深化年、名师工程年、学术百花年、示范辐射年),新学年我们将以“弘扬闽南民俗文化、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和“小学思品教学生活化”市级课题的研究为重点,同时,把外来工子女和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研究课题,使之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通过“三促”、“四带(代)”,以考促学、以评促教、以赛促研;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结对帮扶、以老带新,跟踪指导、以问代训,创造机会、以学代奖;开展“基于问题的研究”,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加强教科研工作资料的搜集、积累,特别是原始资料的积累,对科研工作成果进行总结、推广。

(三)实施学校形象塑造策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1、工作目标

坚持“为学生一生奠基,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条主线,不断完善德育队伍建设、德育课程建设,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学生评价体系。以形象塑造推动学校健康发展,营造蓬勃向上的学校文化生态环境,增强学校文化的执行力和影响力,争创市级文明学校。

2、主要措施

⑴ 培育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心理教育等三大生态德育系统。充分发挥少先队德育主阵地的作用,通过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通过礼仪教育,让学生自律、慎行,关注“人和人”的和谐;通过环境教育,让学生学会对后代、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承担责任,关注“人和自然”的和谐;通过心理教育,让学生懂得欣赏自我、尊重他人、感恩生活、理解社会,关注“人和自我、人和社会”的和谐。

⑵ 实施“星光工程”,强化德育实践。全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核心,关注全体学生的一生发展,致力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成长的发展平台;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积极开展小公民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体育等素质教育,强化德育实践,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化休养和道德修养。通过“学校育人”、“家庭育人”、“活动育人”、“基地育人”、“环境育人”,评选礼仪之星、服务之星、科技之星、文学之星、艺术之星、希望之星等,让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

⑶ 实施铸魂工程,生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开展以“从教为人民用真情,执教为学生用真爱”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师德大讨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继续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继续给学生以关爱、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通过倡导“求知、敦行、立志、报国”的校园精神,营造“乐学、自主、活泼、奋进”的学风,把育人以铸魂统一起来,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意识,重视学生真善美的培养。

⑷ 继续开展“打造书香校园,提升生命质量”系列活动。为师生打造一个浓郁的书香校园,是我们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追求和理想。根据“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的主题活动要求,将延续和推进我校“打造书香校园,提升生命质量”师生读书成长活动,让老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极开展阅读教育,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使他们终身受益,让校园充满智慧和生机,真正成为书香型校园。引导师生在阅读中感悟生活,提升生命价值,充实文化底蕴,形成校园文化,积淀校园文化内涵。以“规范语言文字、提高语文素养”科研课题为依托,规范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学校发展的特色板块。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原则,按照我校“让普通话、规范字与素质同在,与形象为伴,与文明同行”的工作思路,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强化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扎实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确保顺利通过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

(5)加强班级管理。各班主任、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班级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本班的管理工作,带领全班学生争创文明班。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愉悦学生身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学生才华,愉悦学生身心,让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各班在抓班级管理时应侧重从五方面着力:第一、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纪教育;第二、团队精神的培养;第三、爱护公物教育;第四、安全、卫生教育;第五、做好教室管理工作。要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建设和谐班级。

(6)三位一体,合力育人。以 “学校开放日”、“家长委员会”、“学校网站”为依托,密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推动学校教育向家庭、社区延伸,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工作网络,要积极通过电话、家访、开家委会、开家长会,开辟校园网专栏、建立家校联系卡等形式,多渠道与家长沟通信息,以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一致,教育理念趋同,教育过程同步,教育途径互补的教育体系;积极、主动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的支持,密切与学校周围的社区、单位的沟通,协商教育对策,为学校的德育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拓宽德育时空,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德育实效。

(四)实施特色构建策略,打造学校品牌

1、工作目标

继续培植“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推展多元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接纳、弘扬和超越,使学校成为承续文明的载体,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2、主要措施

⑴ 施展学校特色建设的五个策略。即“以营造氛围来推动特色建设,以教育科研来支撑特色建设,以师资建设来保障特色建设,以课堂教学来彰显特色建设,以校本课程来丰富特色建设”。

⑵ 把传承闽南民俗文化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立足于为了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以民俗等传统文化为主旋律、以社区互动为龙头、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基地为依托,把民俗民间文化引进课堂、引进生活,做到人人会学、会传、有绝活,用地方传统文化点燃当代少年儿童的心灵,使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的“环境化、德育化、课程化、社区化、课题化、网络化”得以逐步体现。

⑶ 开设校本课程,建设民俗文化馆。以 “弘扬闽南民俗文化、扩展多元艺术文化”科研课题为校本课程的理论支撑,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课程活动。以学校教研室编写的《南音——音乐史上的活化石》《拍胸舞——闽南迪斯科》《闽南童谣》《我爱木偶》等校本教材为依托,开设民乐、木偶、南音、拍胸舞、闽南民谣、国学、书法、美术、舞蹈等校本课程,有组织、有计划、积极稳妥地开展活动,在全校师生中普及闽南民俗文化的有关知识,并进行阶段性的知识竞赛;完善“民俗文化艺术团”,建设“民俗文化馆”,继续举办“校园民俗文化节”,加大特色培植力度,使孩子们感受地方经典传统文化的熏陶及其艺术魅力,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板块。

(五)实施硬件支撑策略,加大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力度

1、工作目标

新学年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学校将本着立足长远,着眼现实,保证安全稳定,满足基本设施需要,重在仪器设备达标的思路,为创建泉州市示范小学做好硬件支撑。

2、主要措施

(1)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绿化、美化工程,创造良好育人环境,营造出浓郁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继续深入开展学生绿色环保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培养绿色文明行为习惯,做好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

(2)巩固和创新“平安校园”的创建成果。要真正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防范胜于救灾”的观念,切切实实把安全工作当作等大事来抓,严格按照“三个一”(安全压倒一切、一把手负总责、一票否决)和“三为主”(以预防为主、以常规性工作为主、以自我保护为主)的要求,一抓到底,杜绝安全事故发生。抓安全工作要做好两大方面:第一、要保证校舍设施的安全,做到勤检查,快处理,工作彻底;每个月按校园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校园环境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二、要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要加强对学生自护、自救能力的训练,注意学生的行为动向,有危险倾向和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立即处理、教育。第三、继续建立和完善各种应急预案,时时进行预防性教育,通过安全抽查、提示、宣传相结合,警钟长鸣,消灭隐患于萌芽中。第四、加强值日导护工作,建立安全检查制度。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通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注重细节等一系列工作,使学校的安全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营造了一个安全、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3)配套建设。合理规划,循序渐进,按省示范小学标准,有计划、分阶段地做好学校篮球场、语音教室、实验室、仪器室、美音专用教室、体育器械室、图书室、阅览室、塑胶跑道、绿化等一些馆室基础建设的筹划工作,加快配套建设步伐。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避免失误、使每一项开支都用在刀刃上。加强管理,杜绝资源空耗,加强对校产、校具的管理。规范制度,控制财务支出,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加强过程管理,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大的效益。积极营造“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良好氛围,培植节约意识,使节约意识渗透到每个管理环节。坚持校务公开,实行民主理财,把“价格服务进校园”的阳光工程落到实处,增强理财公开透明度。目前,创建示范校面对着15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我们将多方努力,争取上级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多方筹措资金,力争加快示范校的创建步伐,如期完成阶段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