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有幸聆听了《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个课,收获很多,启发很大。本节课,李老师能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整节课流畅自如,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开展积极主动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收到了可喜的教学效果。这是李老师长期以来积极践行新课程标准的结果。整节课亮点闪烁,我从一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1、体现了三个“凡是”的设计理念

本节课力求做到:“凡是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不由教师给出;凡是能由学生解决的问题就不由教师包办;凡是能由学生完成的表述就不由教师说出。”这三个凡是贯穿了全堂课教学的始末,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时间、素材,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

对于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大纲要求“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等实际活动,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特征。”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直观的认识更为重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为了让学生动起来,李老师一方面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活动材料: 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小棒等材料,另一方面整节课从头至尾都在动: 猜特征——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思考、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发展。而且实现了个人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每个人身体多种感官的互动:手在动(摆、折、量„„)、脑在动(每做一项活动都要思考:该怎么做、怎么说)、口在动(小组讨论,使学生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正是由于活动材料的充足,才调动了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身心的投人,使课堂有了生机,充满了活力。使学生在活动的课堂中逐步加深了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体会感悟出其特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3、师生关系融洽

新课程指出,要关注学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给一个合理的,恰当的,鼓励的评价。李老师很好的注意到了这一点。整堂课,老师始终面带灿烂的微笑,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总是,给予学生掌声和赞扬声,并且每次鼓励都另有千秋,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学生,李老师总是耐心的加以启示,引导,点拨。让学生处处,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温暖,班级大家庭的融洽,和谐。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这一点决定了预设与生成将存在一定的差距,下面我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1、今天早上李老师在引导学生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首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然后让学生自主验证。我认为这个环节可以适当调整,可以以提纲的形式先引导学生验证猜想,验证后再上升为板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更为开放,创新思维会得以更好的培养。

2、在引导观察长方形到正方形的演变后,我认为老师可以把握时机让学生知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李老师的课成功的地方还很多,下去以后我还将认真去回味,评析中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评委、各位老师、特别是小李老师加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