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比长短、比高矮

(1)通过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长短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长短(或高矮)关系,知道多和少、长和短、高和矮是比出来的,如果只是单独的一个物体而没有比较的对象,那就不能说它是多是少、是长是短、还是高是矮。

(2)理解物体长短的比较, 注意比较长短高矮的时候要把相比较的若干个物体一端对齐之后再做比较,对于那些明显看出长短和高矮的物体,也可不用把一端对齐。

(3)比较物体的高矮时, 通过学生的示范活动来比高矮,纠正不正确的比较方法来明确两种物体要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比较。

(1)教学重点: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能正确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2)包含的要素分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认识和理解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

(A)、教师给每组提供一个学具袋,里面有纸条、绳子、尺子、铅笔等,每种物品最好是长短不一的.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看能发现什么。(学生会说里面有尺子、铅笔、绳子等,里面的物体有长有短。)

(B)、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物体有长短的?请同桌的两位同学拿出两支铅笔,比一比谁的铅笔长谁的铅笔短?(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动手操作,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C)、学生的讨论结果可能有: a、用眼睛看的; b、一端对齐,看另一端(一端戳在桌上,看另一端);c、用绳子来测量。学生到前面演示(量第一根时在绳子上做一记号,再量第二根,然后进行比较);d、用尺子量。

(D)、比较两支铅笔的长短

先拿出一支铅笔,判断长短?(回答长短都不行),再拿出另一支铅笔进行比较。(说明长和短只有通过比较才有,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这支长或这支短)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谁和谁比,谁比谁长,谁比谁短”,“谁和谁比,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E)、比较几个物体的长短。从学具袋里拿出三把尺子比比那把尺子长?(学生在比的过程中懂得三个物体的比较的方法和两个物体是一样的,关键是找准比较对象,体会到物体的长短只是相对的。)

让学生理解最长(或短)答案是唯一的。

(F)找两对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较,说说谁比谁高,再请全班小朋友站起来和自己旁边的小朋友作比较。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回答他和谁比谁高谁矮。

作记号比高矮。(间接)

请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师问:能不能一眼看出谁高谁矮?怎么办呢?

能不能这样比?(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揭示比的话,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才能比较,这样才公平。

让3或4个高度相差较大的学生站在台前,先两个两个地比较,再比较3或4 个人里,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让学生理解最长(或短)、最高(或矮)答案是唯一的。

(G) 第9题:安排了三组活动。第一组是比高矮的,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高”、“矮”的认识,而且还可以了解比高矮的正确方法。第二组是间接比较物体长度的活动。现实生活许多东西的长度不能直接进行比较或直接比较有困难,这时就需要间接的进行比较。这里设计了一个借助纸条比课桌和讲台长短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第三组是一个有趣的猜长短的游戏。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新颖、有趣、操作性强的活动。

(H)作业 课堂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