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我尽力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四、说学法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理解,我们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上课开始,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喝牛奶”的学习情境,课件适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两盒牛奶的数量提出问题,从而巧妙地引出了9加几的数学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环节:探究算法,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第一步是指导列式。首先让学生说一说画面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列出算式。

第二步是探索算法。本环节的教学,我安排了4个小环节:1.独立思考9加5的算法。2.小组交流9加5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小组汇报,教师整理板书,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算法。4.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算法。

为什么要安排4个小环节呢?我认为探究性学习必须要有独立思考的时间。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对9加5的理解也就不同,只有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去整理自己的思路才能在后一环节小组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再则,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语言组织能力差,只有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好好的想一想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在小组交流中有东西好交流。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