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花潮》是现代作家李广田写的散文,被编入了浙教版第十二册小学语文课本。课文写了作者在昆明圆通寺看到海棠花开的盛景,赞美了美妙的春光和社会的平和安详的气氛。课文词汇丰富,文辞优美。执教这一课,我和学生一起徜徉在这一片“花潮”里,着实陶醉了一番。

奇妙的联想

学生正在自由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并用不同的符号划出作者的见闻与联想,想想联想的妙处。

学生自读自悟一番后,有一学生站起来回答:

“‘也许是花下的人语声,也许是花丛中蜜蜂的嗡嗡声……这一切交织在一起,犹如海上午夜的潮声。’这一部分都是作者的联想。”

听到这里,我不禁暗捏一把汗。刚让学生区分见闻和联想,好家伙,学生一上来就端出最难区分的这一句。怎样避免说教,在学生自读自悟的情况下分清这句话?

许是急中生智吧,我对学生说:“刚才我们读了单元提示,知道联想是根据一定的见闻而随之产生的想象。那么,在春花烂漫的三月,作者随着人流来到圆通公园。在这里,花如潮,人如流,公园内人声鼎沸,作者可能听到什么声音,而产生了奇妙的联想呢?”

话音刚落,便有学生纷纷发言:

“可能会听到赏花人的赞叹声。”

“可能会听到海棠花儿随风摇曳的沙沙声。”

“可能会听到儿童追逐打闹的声音。”

“可能会听到照相机的‘咔嚓’声。”

……

顺着学生的回答,我引读整个句子:“是呀,作者也许还会听到(花下的人语声),也许会听到(花丛中蜜蜂的嗡嗡声),也许会听到(黄莺的歌声),也许会听到(看花人的琴声、歌声、笑声……)这一切交织在一起,犹如(海上午夜的潮声)。同学们,所以四个‘也许’后边的部分应该是作者亲耳听到的声音,这是(作者的见闻),而作者的联想则是(犹如海上午夜的潮声)。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上‘也许’呢?”

“因为公园里太热闹了,作者听得不真切。”

“‘也许’表示作者的推测,说明声音太多,作者分辨不清。”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