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让学生看图,投影出示:

2、从图上可以看到哪些景物?你能不能诗句来描述一下这幅图画?

3、出示《题李凝幽居》,指名读一读,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贾岛在创作这首诗的过程中,发生的这个有趣的故事。齐读课题《推敲》。

二、细读第2-7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在书上做上相关记号。

(1)贾岛去( ),不巧( ),贾岛( )写下了《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2)返回长安途中,他觉得诗中的( )字用得不够( ),于是骑在驴上一边( ),一边( ),不知不觉( )。

(3)贾岛反复思考,结果冲撞了( )。韩愈认为还是用( )好,理由有三:一:( )二:( )三:( )

2、回答题(1)

(1)指名回答。

(2)板书:即兴。提问:是什么激发了贾岛写诗的兴致呢?

让学生找出书中的文字读一读,议一议。(触景生情;事先没有准备写,临时写下的。看到眼前的景色,却拜访朋友但没有遇到,让他思绪万千。)

(3)是啊,贾岛触景生情,留下了一首诗送给他的朋友。

(板书: 即兴写诗)

(5)出示《题李凝幽居》。齐读。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3、回答题(2)

过渡:在我们的眼中,这已经是一首非常完美的诗了。可是贾岛却不这么认为。

(1)指名回答问题2。

2)返回长安途中,他觉得诗中的( )字用得不够( ),于是骑在驴上一边( ),一边( )。不知不觉( )。

(2)贾岛为什么会犹豫不决?找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理解“妥贴”,让学生找出近义词来进行理解。

引导比较“不够妥帖”与“更恰当些”。

(3)为了这一个小小的字眼,贾岛费尽了心思。想象一下,贾岛骑在毛驴上,会是什么样子?指名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后评议。引导学生体会贾岛在创作上锲而不舍、认真严肃的态度。

[学生自由表述,相机理解“吟哦”一词 。]

文中还有一些文字也能表现贾岛专心思考,忘记一切,请找出来读一读。

从人们的表现侧面烘托描写贾岛的专心。

(板书:锲而不舍 反复思考)

4、学习请教韩愈一段:

(1)过渡:贾岛思考的过程中冲撞了韩愈,韩愈听说事情经过后,不但没有怪罪贾岛,反而和贾岛一起思考,告诉贾岛自己的看法。请同学们来看看问题3。

讨论问题3。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朗读。

5、小结。贾岛为了一个字锲而不舍地反复思考,这种锲而不舍、认真严肃的态度成为许多文人学习的榜样,他反复思考的“推”和“敲”两个字就有一种特殊的含义,大家知道这两个字有了什么样的特殊含义了吗?

齐读最后一段。

6、一起学推敲: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细字好在哪里?

(随风潜入夜,润物竟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刻画了春雨的特征。春雨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一个“细”字把春雨“细、“密”的特点写出来了。而“竟”字却不能表现出来。

(2)春风又()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到江南岸 )

到、入、过、吹、绿都是曾经用过的字。哪个字更好呢?

“到”字不会让人感到新奇、感到陌生,给人的感觉来说,认知的成分多一些,视觉的成分少一些,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而唯有"绿"字是完全视觉的。"绿"字让人感到新奇、感到陌生;正是这个“绿”字,在人眼前推出"江南水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满目春色,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将江南春天的勃勃的生机形象地刻画出来。

7、课后推敲课后习题4。

板书:

推敲

即兴写诗 反复思考 韩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