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站在21世纪起跑线上,心里祈盼的是什么?一定不是弱小,不是无能,不是平庸,更不是落后……然而,单单只是祈祷和愿望,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没有优秀的人才,所有的美好都将成为泡影。中国的希望就寄托在孩子们身上,未来的高科技社会等待他们驾驶,人类明天美好的家园凭靠他们去创建。他们的健康就是新世纪的欢歌笑语;他们的思索,就是新世纪的壑智之光,他们的素质就是新世纪的保障。因此,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便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

面对时代的挑战,我们从自身实际出发,利用现有条件,依托幼儿园创办了常武地区首家“农村儿童文化园”,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资源的教育价值,使广大农村孩子享受到城里孩子一样的待遇,闯出了一条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一、调整办园目标构筑沟通桥梁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曾经指出:“在教育上,人格比学科重要。知识并不是目标,只有个人的自我实现才是目标”。注重人格的培养就是要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有利于儿童内在动力的激发、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认识到教育忽视儿童的不足,并在实践中自觉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但还很不尽人意。特别是当代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得家长的教育心态和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使子女不输在起跑线上,许多父母自动自觉地把家庭变成了学校,自己变成了教师,家庭的智育功能空前加强,而德育功能和社会化功能空前削弱;与此同时社会也不甘寂寞,各种辅导班、才艺班应运而生,如雨后春笋。当代儿童的教育生态环境已严重失衡,这是和素质教育的目标相悖的。

我们奔牛镇是典型的农村集镇,四千多名儿童,既没有象农村孩子那样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也没有象城市孩子那样可以涉足的少年宫、公园、游乐场、博物馆等。因此,孩子们减负后即使难得有点空闲,也没有多少好去处。只能偷偷摸摸去回游戏室或者是关在家里看看电视。一段时间,我们幼儿园优美的环境,齐全的设备和多功能专用活动室,深深吸引了许多中小学生。他们常常翻围墙来园玩耍和窥视幼儿园孩子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真学习了中国政府在1992年批准的联合国1989年通过的《儿童公约》、国家文化部等八部委联合制订的《蒲公英计划》。意识到:幼儿园的办园目标,已经不可能仅仅追求自己内部的平衡,而要面向全镇,把自己放入儿童的整个教育生态中去考虑,以培养完整人格,发展个性为教育基础,通过自己的努力,构筑一座沟通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桥梁,使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在儿童身上达到平衡。于是,幼儿园办文化园的大胆设想便在我们的反复酝酿中日趋成熟,并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很快进入了实施阶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