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当拓展教材

把课文改写成课本剧,其实也是让学生复述课文的一种最高形式,学生在编演课本剧的过程中也进行了对课文的再创造。如剧中鸭先生的出场:“嘎、嘎,我是鸭先生。你们看,我家屋前有一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各种颜色的鹅卵石,路旁开着各种颜色的花,有紫色的喇叭花,吹起了小喇叭,有五颜六色的蝴蝶花,还有金灿灿的迎春花,张开了一张张笑脸,在欢迎你的到来!你瞧!兔姑娘一蹦一跳地走来了──”

二、不断更新教法

用编演课本剧来教学《美丽的小路》,首先是利用了教材提供编写的材料,课文本身有故事的情节。其次,同学们编演课本剧的兴趣方兴未艾,听说要编演课本剧便跃跃欲试,于是我因势利导,教于学立刻产生共鸣,课堂上活力四射,情景令人鼓舞。

三、激发主体潜能

现在的教材,课文很长,甚至把以前三年级上册的《称象》也纳入本册教材,因此我们总是担心学生“吃不烂”、“夹生饭”,于是注重串讲,灌得很满,惟恐疏漏,好像不这样教,心里不塌实,这其实是低估学生的能力,实际上学生是完全可以消化吸收,关键就在于能否调动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在这一编演过程我始终坚持学生以学生为主,尽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对这种富有挑战创新的学习反而充满信心。当看到同学们编演过程中商量这里该怎样连接,说到这句话时该做什么动作,看到他们一招一式地排练……,那种兴致,那种热情,那种求知的渴望和成功的喜悦,无不让我感动。其实辩演的过程,也正是一个反复研究课文的过程。试想一味地串讲分析,或者隔着靴子搔痒地讨论,同学们会如此深刻地去体会,去解悟,会这样细致入微地去品味,去鉴赏吗?相信学生,相信他们你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

四、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课本剧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加深了学生对于语言的感悟,学生认真地阅读,体味人物的言行及心理,同时展开丰富的想像;在课本剧设计、表演的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学生经历了读、说、议、演、评这样一个有效的、真实的阅读过程,在人人参与的和谐的语言实践活动情境中,实现了语言的理解、内化、积累、运用,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表演中体验,在评议中鉴赏,使感悟力、观察力、表现力、评价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增强,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课本剧为学生打开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从而吸引着千百万颗稚嫩向上的心。在那里,他们可以大显身手,旺盛的精力得到了正当有益的引导。在老师的指导下,排演课本剧,学生们会觉得受益匪浅。衷心希望让更多的明星走上舞台,让更多学生在课本剧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