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 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并能够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能够表达、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题卡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3+5 
30+50
40+7
20+40
6+80
13+5

3加5表示什么?30加50表示什么?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一)创设情境:

(1)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准乘70人是什么意思?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3)同学们说的方案有这么多,这节课我们先来验证这种方案可不可以:

板书:二(1)班和二(2)班, 二(3)班和二(4)班

36 + 30
35 + 34

(4)让学生观察算式特点。从而引出课题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

(5) 师问:“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自由计算,老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等学生有80%完成后,抽生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生1:口算法:30+30=60 ,60+6=66

生2:摆小棒法。先摆3捆零6根再摆3捆。最后合计6捆零6根。学生边说边演示。

生3:先在计数器上的十位拔3个珠子,个位上拔6个珠子。然后在十位上加3个珠子即6个珠子,合起来是66。学生边说边演示。

(6)引导学生明白算理: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具体说明:学生在说算法时老师适时板书,用纸条写好。十位和捆数用一种颜色,个位和根数用一种颜色。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发现摆小棒和拨计数器都是要把36和30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为下面竖式这种方法的讲解打好基础。注意课件制作时在相同数位对齐时重点闪烁。

(三)竖式的引出与讲解

1、问:可是我们做题时不能总带着小棒和计数器,那该怎么办?引发学生进一步的对于计算方法的思考。

如果有学生能说出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可以借此引出竖式的教学,

如果没有学生说出来的话,由教师直接引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以后会经常用到的方法,竖式。

2、竖式计算的教学

师:以36+30=为例,我们以前经常见到的这种算式又叫横式,在横式下方用竖式计算其结果,请同学们瞪大眼睛看黑板看谁一遍就能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写竖式

师:想想我们刚刚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你认为十位上的3应该写在哪个数的下面?个位上的0又应该写在哪?你为什么这么认为?结果应该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师:你会用竖式计算了吗?谁能说说竖式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引出板书:相同数位要对齐。

(四)独立完成

35+34

说一说计算过程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男女生之间进行比赛(用竖式计算)

男:43+52
女:65+12

投影两名学生写的竖式,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2、动画演示,找错误。

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找回丢失的数字宝宝,将竖式补充完整

4、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班有26名女同学42名男同学,我们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四、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谁来说说这种题目怎么算?竖式书写时应该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