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太有个性和想法了,很难管啊!”如今,一提起孩子的教育问题,老师、家长、社会心理学家都感觉是个大难题。那么,当社会法制环境、孩子心理状况以及教育发展方向都在随着时代发生细微变化的时候,究竟该怎样管教孩子呢?教师节前夕,湛江某小学因为一起体罚学生事件,使家长与任课教师之间就孩子教育问题产生分歧。“孩子不听话,老师能不能打?”“面对孩子的顽皮,老师应该如何管教?”“老师打学生有着怎样的感受和心态?”……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近日,记者走访了港城部分学校的老师、家长以及社会有关人士,期望从他们的言谈中找到新时期、新环境下的教育平衡点。

事件引子

2008年9月8日下午,在湛江某小学校园内,记者见到了打电话投诉老师体罚学生的揭女士。

揭女士说:“下午放学回家,孩子一见到她就哭着说,他又被老师打了,双手到现在都很疼。”揭女士发现儿子手背红肿,问及被打的原因,儿子告诉母亲:“下午第三节课是数学课,上到一半的时候,我感觉有点口渴,就拿出牛奶喝,喝完之后,拿着牛奶瓶翻了几下,被老师看到了,老师就让我把双手伸出来,然后就打了。”

看着儿子红肿的双手,揭女士带着孩子来到学校找老师。就该不该打孩子的问题,老师和家长各执一词,争吵升级,最后惊动了110……

暂不论这起事件究竟孰是孰非,采访中,部分学生、家长甚至是老师都反映,老师打学生并不是个案。我国《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明文禁止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强大的法律保障下,学生不能打、不能动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那么,面对学生的顽皮,教育应该何去何从?教鞭落在哪里才是恰到好处呢?

各方观点

湛江市振兴中学全校长:

老师要用爱心和诚心教化学生

孩子在成长时期,顽皮是天性。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一个调皮的学生,要正确引导他,不能靠“打”来教育。现代社会,孩子的很多想法和沟通方式与以前的小孩不同,他们更多体现在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因此,我们要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细细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老师,为人师表,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的一举一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示范作用,因此,爱心、诚心和耐心在老师的师德师品建设中至关重要。老师体罚学生,会使学生产生害怕、厌倦的心理反应,极大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应该是比教授知识更为重要。

学生家长王女士:

孩子需要罚,但不是体罚

试想一下,如果老师的孩子被别的任课老师打了,这位做母亲或父亲的老师会怎么想?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面对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亲不是像从前一样没有时间管孩子,而是在思考该如何管孩子。孩子也不是从前逆来顺受的那种,他们更有思想,更有个性,需要你平等的对待他。有时,我感觉,当孩子做错一件事的时候,那些没有说服力的语言和行为在孩子的心理根本行不通,他们有自己的逻辑思维,我们做家长的,必须循循善诱。那么,老师呢?作为育人者,他们本身比家长“权威”,在孩子心中的分量也比较重,更应该用平等对话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