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几时几分”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相关联事件发生的时间。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目标解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描述生活中相关联事件发生的时间,再通过合情推理,推算出时间可能是多少。教材通过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出问题“明明可能在下面哪个时间去踢球?”,让学生在经历“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结论,发现数学方法。同时,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对结论进行检验。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时间。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经验

1.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一组钟面(时间分别为6:30、7:40、9:35、11:30),先请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2)说一说这些时间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3)这是老师周一上午的作息时间安排,你们猜一猜在这些时间里老师分别在干什么?

2.唤醒已有经验

(1)说一说你们一般会怎样安排事情的先后。

(2)学生交流后汇报。

(3)明明和他的好朋友在星期天也有自己的时间安排,今天我们将去帮他们解决一些关于时间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由复习旧知入手,感受时间的运动方式,再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教师作息时间安排,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对事情先后顺序的安排,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了准备。

(二)教学互动,探索新知

1.呈现主题图,尝试解决问题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