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改革环境下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实效性的理性思考

冯海英

摘要:情感与环境是影响学习的两大重要因素。置身于社会实践发展之中的学生对课堂情景创设提出新的需求。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情境唯一论、情境至上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情景创设实效性是每一个教师在课程改革的环境下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情景 创设 思考

当前,有为数不少的小学生感到数学内容过于严肃、枯燥,学习起来兴趣平淡。解决好这个问题,是数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得到主动发展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事件。”由此可见,情感与环境是影响学习的两大重要因素。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即: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线索、激发学习兴趣、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自主而有意义的学习。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到认知活动中来,以此激活学生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是关注学生的实践生活。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学生置身于社会实践发展之中,现代信息无疑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所以在现代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几乎所有的教师在所有的课堂环节上都十分注重情境教学,以此改进课堂教学。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的教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忽略了情境教学的基础依据,情境唯一论、情境至上论在一定程度反而上阻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如何提高情境创设的实效性,是我们每个教师值得关注与思考的关键问题。

思考之一:创设情境要有助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波利亚曾说过: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显然很重要,然而学生想的什么却更千百倍的重要,思想应当在学生的脑子里产生出来,而教师仅仅应起一个‘助产师’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助”上下功夫,通过教学设计,打动学生,吸引学生,使他们在迫切要求下学习。因此,提高他们的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教师就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情境,使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尊重的和谐关系。教师把学生不仅当作教育对象,更重要的当作发展的主体,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地调动起来。

例如: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圆的周长》时,一上课,就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沿着自己的学具圆的边缘摸一摸,边摸边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的周长。接着又用电脑课件演示:蜗牛爬行围成圆周轨迹并闪烁这个圆的周长。这样,教师运用这个情境一下子就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了自己的角色,这不失为一个实效性较高的情境设计。

又如:在教学《5以内的减法》这一课时,我想起了用猜球的游戏来引入。我是这样设计的: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准备一个袋子,里面放5个球)

师:今天我们进行一个猜球的游戏,看谁猜得准,用的方法好?

(让学生摸出若干个球,然后让学生猜猜袋子里剩下几个)

问:你是怎样猜的?(5可以分成几和几;5减几等于几等等)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课堂一开始就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学生的兴趣很浓,参与性极高,最令我难忘的是学生由于情绪高涨、思维及其兴奋,想出了一些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考之二:创设情境要调动学生主体参与,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小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或等待领取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自身积极地、全面地开展内部认知心理活动主动获取知识,为今后终身学习、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奠定扎实的学习基础,同时形成相对稳定的素养和品质。因此,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学又恰恰要求教师心中有“人”,体现为了学生更好的主动参与、充分感受、主动学习。所以创设情境就要能真正调动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探索、去发现。

例如: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指着长方形的四条边)“同学们,我认为长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大家同意吗?”

生齐: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1:上下两条边看起来比左右两条边长。

生2:其中两条边明显长一些,另两条边要短一些。

师:那你们认为这些边之间到底会有什么关系呢?

紧接着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发表了自己的想法。教师又让学生分组来验证,学生互相讨论、动手操作,有的用尺子量,有的用铅笔比,有的把长方体形对折,各自得到了自己的结论,交流时,学生一边说,一边演示自己的操作。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并肯定了一开始的猜想。这个片断中,在教师设计情境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地参与、主动地探究、发现。整个过程,教师只作相机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中获取知识。

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发现问题,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欲望。

例如:教“面积单位”时,我先出示几组平面图形的纸片,我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你能把这些纸片按面积大小排列起来吗?

学生马上以小组开始活动,学生依次比较每组中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通过观察、折叠、剪拼、数方格等,在一次又一次的疑惑、探索、成功中发现理解“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有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从而引出教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思考之三:创设情境要促进学生提炼升华,带领学生实践应用

严士健教授指出:“对学生加强数学能够广泛应用的教育,使他们受到数学的简单应用训练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时,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帮助学生把经过自己探索发现的知识,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把活动中积累的经验与知识进行交流,加以提炼,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得到升华,并能在教师设计的情境指导下,运用到实践生活的范例中,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创设了一个商店购物的情境,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小刀,本子,铅笔等商品的单价,组织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展开活动。从生活知识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引出小数加减法。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诱发出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创设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有利思考的途径,学生很快在游戏中找到规律,从而解决了小数加减法计算这一问题。这样结合生活实际情境,为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与转化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使学生惊奇地发现小数的加减法贴近生活,就在身边。也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实现了“从知到行”的升华。

思考之四:创设情境要诱发学生创新欲望,激励学生自我发展

创新是现代教育的显著标志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主要引导者,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要执行者,作用重大,责任重大。教师对创新教育的态度影响着学生创新培养的方向,其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因此,课堂上富有创新的情境设计,才能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激励学生的自我发展。

例如:"长方体表面积"一课的教学,可以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到社会大课堂中去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探索内容如:给一个长方体食品盒,设计商标纸需要多大的面积?6盒同样规格的录像带有几种包装可能?出于什么需要考虑,每一种包装的包装纸面积有多大?像这样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能机械地照搬公式解决,而且通过课外的探索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使学生从中体验数学的应用常识和数学的实际价值。

另外,创设情境还需要把握“度”。一要控制难度,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俗地说桃子不要方得太高(低),力争使学生在引导下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二要注意梯度。不能对某一层次的情境浅尝辄止而无发展性和前瞻性,否则学生不易实现学习的正迁移。三要注意从教学实际出发,把握区分度。防止“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四要注意时机,选好角度,寻求学习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