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写作中,“没什么可写”,这是我们作文教学中遇到的最头痛的问题。许多学生的习作,我们乍一看,作文本能写几篇,细细一读,却索然无味。我们往往会抱怨学生,抱怨社会环境,我以前经常会批评学生:“你们一天是干什么去了?怎么尽记一些流水帐!你们平时不会多看书、多观察、多练笔吗?”可这种方法,一点都不奏效。学生习作仍然是空洞依然。因此,在教学中做到以下三点:

一、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

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材料。那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象,如诗如画的校园生活,温馨快乐的家庭生活和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有多少内容值得我们去描绘、去歌颂。然而,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往往把一些事习以为常,熟视无睹,是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作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用心去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在活动中积累素材。

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班队管理中,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我们的孩子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在活动中陶冶性情,在活动中锻炼能力。活动的目的不同,形式各异。但在活动中,我们每个孩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内心的感受和体会更是千差万别,我们的语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记录下活动的评细过程和学生内心的点滴感受,这就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三、从文本阅读中去发现素材。

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表情达意的心理冲动。具体地说,就是在文本解读活动中达到沟通与默锲,搅动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积累,触动他们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让语言的激流宣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