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怎样改革识字教学,也是我们小学教师共同研究的难题.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学生的识字要求有明确的规定。在数量上,第一学段(1—2年级)认识1600—1800个,800—1000个会写,第二学段(3—4年级)认识2500个,20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5—6年级)认识3000个,2500个左右会写;在质量上,分为学会字(音、形、义、写均有要求)和会认字(只要求读准音)。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识字量大,课时紧,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以苏教版《小学语文》1—2年级教材为例,四册教材共出现的汉字2108个,其中应认识的字量为1661个,应掌握的字量(会识会写的字)为1030个。而一般情况下根据课程设置规定小学1— 2年级语文教学的总课时数每周仅为8.5节,平均每周需识字22个,学生每天的识字量为 5个。所以,课时紧,识字量大.怎样合理有效的改进识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汉字它和日常生活联系的比较紧密,是为现实社会服务的,我们可以把它和现实中的事手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孩子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接触形象的具体的有趣的东西,记忆力比较强,虽记得快,但汉字之间很难形成有效的联系,组成有机的知识结构,因而也容易忘却。学生们记得快,忘得也快,学习汉字时的回头率要高。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余时间来加强训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如学生看到大树,教师可适当引导学习带木字旁的字有那些;孩子看到一个有趣的现实,可引导他马上口中念念有词地把这首儿歌念出来。

在小学一年级的教材中,每个单元开头课文,看似简单却很重要,能否把这个头起好,把这篇课文读通就成了关键。如一年级下册“识字6”上有这样一组词串:夜晚 繁星 亮晶晶/ 爷爷 奶奶 小丁丁/ 竹椅 蒲扇 萤火虫/ 牵牛 织女 北斗星/ 看起来是一串词语,其实是一幅画。儿童借助这几个典型的事象加以想象,补充,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画面:祖孙三口坐在竹椅上纳凉,萤火虫打着灯笼在不远处飞来飞去。爷爷摇着蒲扇,一边给小丁丁指认牛郎星、织女星、北斗星,一边给小丁丁讲述它们的神话传说。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一边读词串,一边想像一幅一幅画面,学生可以在诵读中步入如诗如画的境界,还可以回味夜晚天空中的美景。教师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想象,给儿童以遐想的空间,拓展了学生思维,发展了想象力,充分张扬了学生个性。

配合实际的动作来进行识字,也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识“看”字,可以把手挡在眼睛上看远方的情景;识“乐”字可以做快乐的表情;教学生字“山”时,可让学生观望远处的山,教师口头组词“高山、山谷、山林、爬山”;还有热,“灬”和火有关;还有学习动词“比、学、赶、帮、超”,可当学生做动作来领悟等等。这些所谓的动作演示教学和联想实际教学都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来达到可喜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