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单元的主题是危急时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危急时刻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机智地应对,同时感受到人物此时的人格魅力。为了使学生结合课文理解什么是危急时刻?什么是生死攸关?我在教学中抓住以下几点:第一紧抓住课题“生死攸关”这是全文的题眼,让学生理解字面意思,初步感知课文的重难点,又可顺利过渡到下文的学习。第二让学生找出自己感到紧张,感到扣人心弦的语句,来反复读,来感受体会,并且要联系这半截藏有情报蜡烛的重要性,这样对生死攸关的理解就有了语言环境。

尤其在讲解到“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设问:“请联系后果来用不同语言具体描述这后果是什么”。学生在开始描述时只局限于课文内容,例如伯瑙德一家人要送命。我引导学生联系情境导入环节中的图片和资料介绍再做思考,学生顺利说出了各种后果,发散了学生的思维,理解了不堪设想一词,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由于教学时我紧紧抓住生死攸关,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达到理解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在来学习伯瑙德一家人面对危险是如何做的,感受他们优秀的品质就容易多了。当然,对于这堂课我也进行积极的反思。在**部分由于时间的关系,突出的不够,学生朗读训练不够。这些都有待于不断的思考。

《生死攸关的烛光》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导入新课时,为什么我要创设情境呢?来播放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施暴的画面,加以收集来的资料进行解说呢?为了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德军的残暴,为了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体会到当时危机时刻的危险,为学习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品质奠定基础。由于本文是距离学生非常遥远又特殊的时代故事,对于毫无体验的他们来说,唯有情境再现才能使他们的心灵有更大的触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为什么上课我采用这种板书呢?这种板书是紧紧抓住课题和课文的中心内容设计的。点燃、吹灭、重新点燃、端走、夺回、端上楼。这几个动词即与主要人物行动密不可分,又是伯瑙德夫人一家当时在危机关头与敌人做斗争机智、勇敢和镇静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又正对应课题的生死攸关,也暗示伯瑙德夫人一家当时的危险处境,更凸显主题。

最后感谢这次素质大赛,为我们年轻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展示自己的平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