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它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经验必须要通过系统的教育,才能建立起相应的认识结构,在生活中可以不断巩固数学知识。

1、善于观察,从身边取材,逐步实现目标。

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产生探索的欲望,数学探索活动更多的应该是来自幼儿生活中的,大自然是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在小树林里,一棵松树,两棵柏树,有规律地排列着,小朋友很快发现了规律。四季的瓜果蔬菜,植物种植的种子常年不断,这些形态质地各异的自然物,成为我们极好的科学活动的材料和内容。例如:幼儿在认识“多彩的民间活动”时通过探索、讨论,我们决定给泥娃娃分家家,学习数的分合。数学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用来沟通的,更是用来联结生活中的各种相关事物的。如:到生活中去找数字,从摩托车牌照上、红绿灯、电话机上。如当我们去买东西时,告诉售货员“我要买一斤苹果”无形中我们已经有数学的语言达到了沟通,数学就是这样自然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2、允许幼儿出错,生活中尝试。

重于探索实践,可以看出,幼儿的错误代表着幼儿当前的认知水平,在幼儿出错时,教师不要得到正确的答案而追问幼儿。例如:早上清点人数,让幼儿数数,帮幼儿建立数概念。有如:活动“哪一瓶比较多”活动之前,幼儿受容器大小等外部因素干扰,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实验,用相同的杯子作比较,逐步让幼儿建立等量观念。于是,我们生成活动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去发现。不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不论构思独特的,还是带有模仿性的,只要幼儿融入了自己的智慧与创造,都能得到老师的赞赏。

3、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

在一日生活中,幼儿产生很多疑问,“为什么红绿灯的数字是倒过来数的?”“同样的一杯水,倒入什么形状的容器中,都是一样的?”、“小鸟窝里飞走了几只鸟,还有几只?”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幼儿学习科学中的数学的起点,也是我们生成的课题之一,我们到小渠边、小路口采集蒲公英,数鸭子,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4、接纳孩子不同的意见、探究和发现

生活中,我们常用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顺序和位置。教幼儿认识顺序数时,最重要的是起点和方向。如:从左边算起第三个,最左边第一个是起点,从左边起就是方向了。小朋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议论着,就为他们提供机会。

数学活动目标在落实过程中,是多领域的、有机的、整体的层层推进。学习用图形符号做统计标志,积极参与观察记录和统计活动;测量树有多粗。孩子们积累了许多有关事物变化的经验,但这些经验是零碎的,大多是个别、小组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体现一个整合---分解---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