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含在口里怕化,拿在手里怕滑。生活中有些家长把孩子看成是命中珠宝。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几乎全家人,眼光都在看孩子。早上帮孩子穿衣,上午帮孩子喂饭,下午帮孩子作业,晚上帮孩子洗脚。甚至连睡觉都安排妥帖。问长问短,嘘寒问暖 。生怕出事。夏天怕蚊子咬,冬天怕寒风伤。总之,东也怕,西也怕。一句话,就是要将孩子保护起来,严严密密,健健康康护卫。看上去,保护孩子,当然是对的。毋庸讳言,我们谁不会保护自家的孩子?殊不知,保护也有“毒”。你不是在科学保护,你在溺爱孩子!溺爱是毒,不是爱,是害。

“毒” 害了孩子的头脑。孩子还小,根据自家的条件,看到了全家总动员,超市版服务,网络版生活,要吃的有,要玩的有,要穿的更有。这样的生活,看上去很幸福。其实,害了孩子。在孩子看来,原来生活有这么美好。小孩子头脑里逐渐形成一种习惯。要吃问一句,要穿喊一句。过上了“小皇帝”的生活。

“毒”害了孩子的手脚。我们是农村长大的。在家乡的摸爬滚打,什么苦楚都看过,或者感觉过。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生活,照样开心,快乐!现在,宝贝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做作业,都要“陪”。家长几乎成了“三陪”(陪读陪吃陪睡)。孩子的手脚,变成了多余的东西。洗手要爸爸,手脚要妈妈。吃饭要奶奶,睡觉要爷爷。哎呀,这就是爱吗?不是!是地地道道的害!害得孩子,不会穿衣,不会洗脚,不会吃饭,不会剥鸡蛋!

“毒”害了孩子的心灵。按照“优胜劣汰”的生物原则,孩子的心灵已经被严重毒害。在家庭的溺爱中成长的孩子,谁还会想到有伤害,有困难,有意外。假如生活中,突然,一场灾难降临,孩子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无可奈何”。甚至受到打击后,也会“想不开”,甚至自杀!不是有过类似的事例吗?一个小小学生,年龄不到 13岁。由于英语成绩不好,就写一张纸条,跑到河边自尽。在人们看到了“尸体”后,身上唯一一张纸条,却是“英语成绩不好”。真是冤啊。成绩不好,拿命来偿还?太残忍了吧!

所以,笔者真诚希望家长们,不要天天溺爱孩子。要敢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最好是告诉方法,让他们自己做。毕竟,自己的事自己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有了孩子的动手,动脑,一切都会好起来!相信奇迹就会慢慢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