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统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统计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认识客观事物常用的一种方法。以前只是在小学高年级才编排少量的统计内容,新《课程标准》在低、中、高三段都安排了大量的统计与概率的内容,青岛版教材在这方面做到了两个加强:一是年级加强,从一年级就有统计的内容,二是领域加强,除专设单元进行教学外,在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实践活动领域都渗透了统计的内容。

教学内容功能和地位:

本课是在前面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统计知识,对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非常重要。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切实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为今后学习有关统计知识作准备。

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正值换牙期,这是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是学生和家长很关心的事情,这样的素材一下将很陌生的统计与极现实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消除了距离感,同时也体现了统计的必要性。二是强调学生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尽管是第一次学统计,但素材的现实性决定了统计的必要性,收集、整理、拼摆图表、发现问题这一系列的活动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初步感受统计在生活中存在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2、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初步学习一些简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能够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精神,不断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统计方法,收集统计数据,并能根据结果提出数学问题。

2、 根据统计结果提出并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不完整的统计图表,铅笔、彩笔、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下一页
阅读全文